此诗《帝京篇》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描绘了明朝开国之象,气势磅礴,寓意深远。
首句“王气开洪武”,开篇即点出明朝开国之气,洪武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象征着新王朝的崛起。接下来“山河拱大明”一句,以山河拱卫之势,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稳固与统一。
“德过瀍水卜,运属阪泉征”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赞颂明太祖的德行与运势,瀍水卜与阪泉征分别指古代帝王选择吉地建都的传说,以此表达对明太祖英明决策的肯定。
“赤县名三亳,黄图号二京”则进一步描述了明朝疆域的辽阔与繁华,三亳与二京分别代表了古代的几个重要城市,这里借以形容明朝版图的广大。
“秩犹分汉尹,烝尚荐周牲”两句,通过比较,赞美明朝的政治制度与祭祀礼仪,与汉、周两朝相提并论,显示了其文化的深厚底蕴。
“阙道纡金辂,郊宫伫翠旌”描绘了皇宫的庄严与郊外祭祀的肃穆,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与礼仪的庄重。
“山陵东掖近,府寺后湖清”则以自然景观衬托出皇陵的宁静与府寺的清幽,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和谐的氛围。
“国运方多难,天心会一更”预示了国家将面临挑战,但最终会迎来转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期待。
“神州疑逐鹿,率土骇奔鲸”以比喻手法,形容国家面临的内外危机,同时暗示了明太祖的雄才大略。
“遂令缠大角,无复埽欃枪”表达了对明太祖军事才能的赞誉,以及对国家和平稳定的向往。
“合殿焚丹户,金城落画甍”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破坏,同时也预示着战后的重建与希望。
“衔哀遗梓椑,泣血贯宗祊”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倾否时须圣,扶屯理必亨”强调了明太祖作为圣君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治理的必要性。
“望云看五采,候纬得先赢”以自然现象预示国家的兴衰,体现了作者对天人感应的哲学思考。
“渡水收萍实,占龟兆大横”通过自然界的活动,预示国家的命运,展现了作者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
“旧邦回帝省,耆俊式王桢”表达了对明太祖治国理政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国家传统美德的传承。
“历是周正月,田踰夏一成”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国家的繁荣,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雅应歌吉日,民喜复盘庚”以古代帝王改元的典故,表达了对明太祖统治的认同与民众的喜悦。
“毓德生维岳,分猷降昴精”赞美了明太祖的道德品质与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朝称元老壮,国有丈人贞”赞扬了明太祖身边元老的忠诚与智慧,以及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密切营三辅,恢张顿八纮”描绘了明太祖对国家治理的全面与深入,以及对边疆的重视。
“塘周淮口栅,山绕石头城”以具体的地理环境,展现了国家的防御与控制。
“未荡封豨梗,仍遗穴鼠争”表达了对国家内部矛盾与外部威胁的警惕。
“师从甘野誓,人杂渭滨耕”描绘了军队的纪律与农民的勤劳,体现了国家的团结与稳定。
“四冢悬蚩戮,千刀待莽烹”以具体事件,展示了明太祖的决断与正义。
“柳青依玉勒,花发韵金钲”以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与美好的氛围。
“黄石传三略,条侯总七营”引用历史典故,赞扬了明太祖的军事策略与将领的才能。
“虎头双剑白,猿臂一弓骍”以形象的描述,展现了武器的锋利与士兵的勇猛。
“会见妖氛净,旋闻阸塞平”表达了对国家和平与安宁的期待。
“载櫜归武烈,伊淢筑文声”赞扬了明太祖的武功与文治,以及对国家历史的贡献。
“礼洽封山玉,音谐降凤笙”以礼乐的和谐,表达了对明太祖统治的赞美。
“配天归旧物,复国纪鸿名”表达了对明太祖功绩的肯定,以及对国家历史的铭记。
“晓集仙庭鹭,春迁大谷莺”以自然景象,描绘了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尊师先太学,纳诲必延英”强调了教育与人才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以具体行动,展现了明太祖对人才的重视与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在阴来鹤和,刻石起鱼铿”以自然现象,预示了国家的和谐与繁荣。
“念昔抡科日,三陪荐士行”回忆了明太祖选拔人才的往事,表达了对国家人才政策的赞赏。
“帝乡秋惝恍,天阙岁峥嵘”描绘了国家的繁荣与壮观,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赋客馀枚叟,文才后贾生”以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明太祖文化政策的肯定。
“饮泉随渴鹿,攀径落危鼪”以自然景象,展现了国家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
“再见东都礼,尤深上国情”表达了对明太祖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百僚方劝进,父老尽来迎”描绘了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欢庆,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肯定。
“宿卫皆勋旧,干掫并禁兵”强调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视。
“乾坤恩泽大,雷雨气机盈”以自然现象,表达了对国家的祝福与期望。
“草绿西州晚,云彤北阙晴”描绘了国家的繁荣与和谐,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法宫瞻斗柄,别馆望金茎”以具体的建筑与天文现象,展现了国家的宏伟与壮观。
“玉帛涂山会,车书雒邑程”以古代的会盟与文化交流,表达了对国家团结与和平的期待。
“海槎天上隔,阳卉日边荣”以自然景象,预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和平。
“对策年犹少,尊王志独诚”表达了对明太祖年轻时的才华与对国家的忠诚。
“小臣摇彩笔,几欲拟张衡”以自谦之语,表达了对明太祖的敬仰与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此诗通过对明朝开国之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充满了对明太祖英明领导的赞美与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