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双石为郑于成

孤石已可爱,况复双嶙峋。

物情无美恶,损益在所任。

一以砺吾行,一以砺吾心。

砺行得人钦,砺心得神歆。

神人既两协,为谢他山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块孤石的独特魅力,单个已经引人注目,而它们的双峰并峙更显峥嵘。诗人认为世间万物并无绝对的好坏,价值在于如何运用和理解。石头被视作磨砺品行和心境的工具,砺行使人受到他人的敬佩,砺心则让心灵得到升华。诗人通过这两块石头,表达了个人修行与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从而谢绝了其他地方的吟咏,专注于眼前的双石之美。湛若水以简洁的语言,寓深意于自然景象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送戴员外

戴君工垂佐,业出石镜阴。

邂逅道知素,因忆齐云岑。

国计赴留司,若过桑梓林。

为予借石镜,可照万古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南京大鸿胪刘克柔

鸿胪出尚方,飘飘下五云。

踟蹰即长路,瞻恋犹枫宸。

朱光发大夏,长养同维新。

阳刚尚微郁,阴姤讵能沦。

两都景不殊,欣戚齐疏亲。

斗杓解斟酌,羲和无停轮。

谁能回元气,祈此万年春。

形式: 古风

题探源

君家在宝潭,潭中有真源。

若欲求至宝,更窥九层渊。

形式: 古风

送李上舍归宜兴

翩翩毗陵子,浴德璧水涯。

十年不入官,藏器以待时。

四海仰明圣,天运转璿玑。

遐不共帝臣,之子亦来归。

观光五云里,际会千载期。

阳德会光大,阴霭尚朝曦。

时事异厝薪,凤凰亚鸡栖。

献璞或见刖,按剑专相疑。

苍苍阳羡峰,微微江月晖。

送子归山中,山中多蕨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