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洛阳道中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秋风轻拂过废弃的城池,我独自在城下吟唱漫步。
高大的树木上,鸟儿已经停止了鸣叫,古老的田野里,人们还在辛勤耕耘。
时光如流水般悄然流逝,过去的岁月在月光下显得清晰明亮。
我不再感叹人生的岔路口,只看见马蹄前的夜色中尘土飞扬。

注释

故城:废弃或古老的城池。
独吟行:独自吟唱行走。
高树:高耸的大树。
往事:过去的经历或回忆。
马前尘:马蹄前方扬起的尘土,象征着旅途或人生的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秋风中独自漫步于古城之下,感受着历史的沉重与自然的静谧。诗人通过秋风、故城、高树和古原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淡然。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又孤寂的氛围,秋风仿佛带走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只留给诗人一份清冷的独自回响。"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显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对比,夜幕低垂,高树上的鸟儿早已安寝,而在古老的田野上,人们依旧劳作不息。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过往记忆的抒发。岁月如同河水一般暗流而去,而那些过去的事情却在夜晚的清辉中变得异常明晰。

最后,"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的旅途和往事的淡漠,不再对那条熟悉而又遥远的岐山之路感慨,而是面对眼前的道路,任凭尘土随夜色一起滋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也映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己亥岁感事

正闻青犊起葭萌,又报黄巾犯汉营。

岂是将皆无上略,直疑天自弃苍生。

瓜沙旧戍犹传檄,吴楚新春已废耕。

见说圣君能仄席,不知谁是请长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友人问卜见招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

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

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

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遰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牛渚夜泊

烟老石矶平,袁郎夜泛情。

数吟人不遇,千古月空明。

人事年年别,春潮日日生。

无因逢谢尚,风物自凄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