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郑丞相

新乐初滥觞,孰闻正始音。

末流遂滔天,尽入侏离衿。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愿洗笙笛耳,悉意尊球琳。

听者或酣卧,岂识君子心。

凤兮复凤兮,来仪当于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新的音乐刚刚兴起,谁还能听到正统的雅乐之声。
后来的潮流泛滥成灾,全都被庸俗的歌曲占据。
一个夔(古代传说中的音乐神,象征和谐)就足够了,何需喧闹的秋声呢。
我希望能洗净耳朵,只欣赏高雅的音乐,如球琳(美玉,比喻高尚的音乐)。
听曲的人或许沉醉其中,怎会理解君子的内心世界。
凤凰啊,凤凰啊,你的祥瑞之音应当在今日重现。

注释

滥觞:开始兴起。
正始音:正统的雅乐。
末流:后来的潮流。
侏离衿:庸俗的歌曲。
夔:音乐神,象征和谐。
笙笛:乐器。
球琳:美玉,比喻高尚的音乐。
酣卧:沉醉。
君子:有品德的人。
凤兮:凤凰,古代象征吉祥的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俨夫的作品《上郑丞相》,通过对新音乐的批评和对传统雅乐的推崇,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和对郑丞相的期待。诗中提到“新乐初滥觞”,暗示了当时音乐风尚的浮躁与偏离正统,而“孰闻正始音”则表达了对古代淳正音乐的怀念。诗人认为,即使只有一个像夔一样的音乐人才能保持音乐的纯粹,也不应让低俗之音充斥。他希望人们能回归尊重高雅艺术,如尊球琳(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珍贵乐器),并提醒听者不要沉溺于浅薄的享乐,而忽视了君子的高尚情操。

最后两句“凤兮复凤兮,来仪当于今”,以凤凰比喻郑丞相,期待他能如同凤凰降临,带来正直和高雅的典范,引领风气。整首诗寓言性强,借音乐之喻,寄寓了对领导者道德风范的呼唤。

收录诗词(5)

徐俨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宗祠鸣山徐氏宗祠,(墓址浙江温州苍南县观美镇桃湖村)。宋理宗淳祐元年(l241)辛丑科状元。中状元后,曾于淳祐九年(1249)以添差通判绍兴军府除校书郎。十年,授秘书郎。十一年,以秘书郎进官著作佐郎,兼靖惠王府教授。不久,兼刑部郎官,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十二年,任秘书丞,兼职依旧。葬所今观美镇岭脚村山下。为官刚正,不畏权贵。曾因直言忤怒丁大全被罢免,遂杜门不出,潜心学问。景定中(1260—1265),理宗下诏起用,拜为礼部侍郎。才高学广,以文章名著于当时,其诗词佳作在文坛颇有名气

  • 字:公望
  • 号:桃诸
  • 籍贯:浙江温州平阳县沙岗派
  • 生卒年: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

曲折迷春院宇,参差近水楼台。吹箫人去燕归来。

空有落梅香在。花底三更过雨,酒阑一枕惊雷。

明朝飞梦隔天涯。肠断流莺声碎。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同林逋宿中峰次韵

盥栉从朝懒,论交慰昔贤。

寒花隐乱草,老木插飞烟。

听雨夜床冷,弹琴秋叶前。

临高问往事,历历是何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咏竹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王公觌赏海云山茶合江梅花

万蕊山茶傍腊开,一番春信入江梅。

追游共按黄金辔,纵赏还倾白玉杯。

浓艳迎风香断续,疏枝横月影徘徊。

隼旟不负登临兴,更约携朋载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