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其二)重九前一日游向氏江东二园

东皋圃隐,木犀开后,香遍江东十里。

因香招我渡江来,悄不记、重阳青蕊。

人生行乐,宦游佳处,闲健莫辞清醉。

不寒不暖不阴晴,正是好登临天气。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在东边的田头园林中隐居,木犀花开之后,香气飘散到江东十里之外。
香气引来我渡过江来,不知不觉已到了重阳节,欣赏着青色的花朵。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在官场旅行的好地方,不妨趁着闲暇畅饮沉醉。
这里的气候不冷不热,没有阴晴变化,正是最适合登高赏景的时候。

注释

东皋圃:东边的田头园林。
木犀:木犀花,又称桂花。
香遍江东:香气弥漫到江东地区。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有赏菊习俗。
青蕊:青色的花朵,此处指菊花。
宦游:在外做官或游历。
清醉:清酒微醉。
不寒不暖:气候适中。
登临:登山游览。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南的美景。"东皋圃隐"点出诗人身处田园之中,木犀(桂花)盛开,香气四溢,飘散至江东十里之外,引人前来。"悄不记、重阳青蕊"暗示了时值重阳节前,诗人被花香吸引,忘记了节日的具体日期,只记得那清新脱俗的桂花。

"人生行乐",诗人借此表达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认为在官场游历中,遇到如此宜人的地方,应该尽情享受,不妨沉醉其中。"不寒不暖不阴晴",这样的天气最适合登高望远,诗人赞美了这种适宜的气候条件,认为这是登临赏景的最佳时节。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秋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悠闲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65)

管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临川(今江西抚州)。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为峡州守,见范成大 《吴船录》。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 《养拙堂词》 一卷

  • 字:明仲
  • 籍贯:龙泉(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73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其三)八月二十八日寿唐子才

中秋过了,重阳将近,正是一年佳处。

枨黄橘绿总寻常,看丹桂、馀香再吐。

胸中星斗,笔端风雨,定约蟾宫高步。

赐袍归带御炉薰,共岁岁、斑衣戏舞。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一)

中秋重九,等闲虚过,多病全疏酒盏。

初寒时候试新醅,正好为、霜螯持满。

诗情未减,酒肠宽在,且趁尊前强健。

百年三万六千场,试屈指、如今过半。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蝶恋花.辛卯重九,余在试闱,闻张子仪、文元益诸公登舟青阁分韵作词。既出院,方见所赋,以“玉山高并两峰寒”为韵,尚馀并字,因为足之

楼倚云屏江泻镜。尊俎风流,地与人俱胜。

酒力易消风力劲。归时城郭烟生瞑。

幕府俊游常许并。可惜佳辰,独阻登临兴。

妙语流传空叹咏。一时珠玉交相映。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醉落魄/一斛珠(其三)后两日,再拉同官,席上用前韵

寒欺酒力。一番风雨花如摘。酴醾不与群花敌。

笑吐清香,独自殿春色。春愁惟酒消除得。

何妨常满坐中客。因花更把光阴惜。

莫待春归,空对花梢忆。

形式: 词牌: 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