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山风雨几百秋,直干云汉大蔽牛。
轮囷离奇中尺度,一旦出应天家搜。
山摧浪压斧斤下,横亘十亩眠苍虬。
白头地主坐叹息,物囿于数吾何尤。
为言此殆有天幸,如拔莘渭归商周。
栋梁未央坐万乘,柱石明堂朝诸侯。
老翁闻语冁然起致祝,切莫去作昭阳梳洗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老林中的巨木景象。诗人首先写到这棵大树经历了风雨洗礼,屹立云霄,其规模之大足以遮蔽牛群。它的奇特形状和尺寸暗示着非凡的价值,预示着它将被皇家所发现并征用。
接着,描述了伐木工人的艰辛劳作,巨木虽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在斧斤之下倒下,横卧十亩之地,仿佛一条沉睡的苍龙。诗人感慨万千,认为自然之物虽强大,却仍受限于命运,感叹人力与天数的无常。
诗人进一步借古喻今,指出这棵树的遭遇或许带有上天的眷顾,如同当年的伊尹在莘野被发现,辅佐商汤或姜子牙在渭水边得到周文王的重用。他想象这棵木材将成为宫殿的栋梁,支撑着朝廷的威严,或是明堂的柱石,见证诸侯朝拜的盛况。
最后,老翁听到这些,欣然起身祝福,希望这木材不要被用于奢华的昭阳宫梳洗楼,而是用于更有意义的地方。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资源使用的道德考量。
不详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云气吐吞兮天目之腹,乳潭沉沉兮鸭潭煜煜。
徐伍朝往而暮来兮双碧鹿,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风步虚之曲。
子其隐乎,吾与子兮莳菊。
云氯冒兮天目之趾,叠湫喷薄兮洞石齿齿。
列缺正昼兮睡蛟起,可仰而扰兮浴以天河倒流之水。
子其隐乎,吾与子兮采芷。
云气敛兮天目之颠,涛江线横兮海门溅溅。
扶桑子半兮阳乌翩,可俯而掬兮咽以天井无声之泉。
子其隐乎,吾与子兮拾荃。
河水清兮有县特,东方作矣未解襦。
寄声卿自用卿法,我独举酒留诗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