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凤浦方氏梧竹轩

凤鸟曾闻此地过,至今梧竹满丘阿。

政怀剪叶书周史,却恨翻枝入楚歌。

金井月明秋影薄,石坛风细晚凉多。

中郎去后知音少,共负奇才奈老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所作的《题凤浦方氏梧竹轩》,通过对凤鸟传说和梧竹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人才凋零的感慨。首句“凤鸟曾闻此地过”借凤鸟的典故,暗示了此处有过不平凡的历史过往。次句“至今梧竹满丘阿”描绘了梧竹繁茂的景象,寓意着岁月流转,物是人非。

第三句“政怀剪叶书周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记载的怀念,希望能像古人那样记录下世事沧桑。然而,“却恨翻枝入楚歌”又暗示了时局动荡,美好的事物也可能被悲凉的现实所淹没,如同楚歌声中的哀愁。

“金井月明秋影薄”描绘了清冷的秋夜,月光洒在井台上,影子稀疏,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而“石坛风细晚凉多”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凉意,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中郎去后知音少,共负奇才奈老何”直抒胸臆,感叹像中郎这样的杰出人物已经离去,世间知音难觅,才华横溢的人才因岁月老去而无法施展抱负,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梧竹轩为背景,寓言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才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345)

丁鹤年(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 籍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

相关古诗词

奉寄王宣慰兼呈九灵先生

别馆新成足宴游,珊珊环佩总名流。

独推南郭为高士,共识东陵是故侯。

天上莺花三月梦,人间风雨五更愁。

行藏尽付浮云外,烂醉丰年稌黍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寄九灵先生四首(其一)

挟海怀山谒紫宸,拟将忠孝报君亲。

忽从华表闻辽鹤,却抱遗经泣鲁麟。

丧乱行藏心似铁,蹉跎勋业鬓如银。

万言椽笔今无用,閒向林泉纪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寄九灵先生四首(其二)

花柳村村接海滨,携家随处避风尘。

衣冠栗里犹存晋,鸡犬桃源久绝秦。

坐对青山浑不厌,忘机白鸟自相亲。

也知出处关时运,岂但逃名效隐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定海故将军邵公辅

往事浮云杳莫攀,壮怀未展鬓先斑。

不闻奉使通银汉,空见将军老玉关。

故垒荒凉千骑尽,沧溟浩荡一鸥閒。

风尘随处严诃止,愁杀田间野猎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