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寺

踏遍青山不问名,鱼天沙岸雨初晴。

停桡月向松间落,借榻云从海面生。

诗到上方俱入悟,客逢高衲更多情。

独予伏枕春风后,薜荔空裁野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皋谟在宁海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踏遍青山不问名,鱼天沙岸雨初晴”,诗人漫步于青山之间,不问山川之名,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雨后的晴空如同鱼跃于天际,沙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展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颔联“停桡月向松间落,借榻云从海面生”,诗人乘舟而行,停下船桨,月光洒落在松林间,仿佛是天空降下的银色瀑布。云朵则从海面升起,与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诗到上方俱入悟,客逢高衲更多情”,诗人认为诗歌与禅悟相通,通过与高僧的相遇,感受到更深的情感和智慧。这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尾联“独予伏枕春风后,薜荔空裁野服成”,诗人独自躺在春风吹拂后的床上,用薜荔裁制了一件朴素的野外服装。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材料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冯皋谟对生活、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6)

冯皋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石屋山寺

青天万仞插孤峰,回合珠林翠几重。

秋去夕阳飞弃堕,客来清夜老僧逢。

云衔佛阁金铺暝,山甃仙坛石髓封。

听法欲寻龙起处,满空寒籁夹疏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高学博见枉分韵

一毡远寄海天涯,遣兴时过处士家。

瓜熟尽堪分五色,诗成那敢说三叉。

溪云夜荡渔矶月,篱舍秋残槿树花。

野外不嫌供具薄,邻家春酿尚堪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折柳送屠石屋年丈

长杨夹道如青雨,故故摇风别离处。

会得垂条偏惹愁,判折一枝赠君去。

君去江南正暮春,远烟残月暗河津。

宁知此地还伤别,历乱莺声愁杀人。

形式: 古风

鲁桥寄怀

黄尘白雨此征衫,愁到春深祗自缄。

鲁地雪环拖练水,吴山云锁读书岩。

草腥去路争嘶马,风软归舟远叠帆。

爱杀青青河畔柳,撩人一路晚掺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