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那山吟

云里青山山里僧,曾闻梵语送钟声。

迎风柏叶时吹面,落涧松花半点缨。

金界香浮空鹤舞,钵池月浸碧荷新。

何当共吸菩提露,合作西来一味清。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阴那山的幽静与神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中僧侣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云里青山山里僧”,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曾闻梵语送钟声”一句,通过听觉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僧侣修行的宁静与庄严,钟声仿佛是梵语的回响,传递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迎风柏叶时吹面,落涧松花半点缨”两句,运用视觉与触觉的结合,生动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景象。风吹过柏叶,轻拂过诗人的脸庞,松花随风飘落,点缀在僧侣的衣襟上,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界与僧侣生活的和谐共生。

“金界香浮空鹤舞,钵池月浸碧荷新”两句,继续深化了对山中环境的描绘。金界香飘散在空气中,仿佛连空中的鹤也随着香气翩翩起舞;而月光下的钵池,则映照出新芽的碧绿,这一静一动的对比,展现了山中夜晚的静谧与生机。

最后,“何当共吸菩提露,合作西来一味清”表达了诗人对与僧侣共同体验山中清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菩提露”象征着智慧与纯净,而“西来一味清”则寓意着从西方传来的佛法之清静与解脱之道。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精神追求的思考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阴那山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阴那山的自然美与禅宗文化的深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

李士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寺桥晚眺

玲珑柏翠隐禅家,断续钟声送落花。

石路疑从趺坐尽,烛光解道暗衢华。

槛边树卧皈依水,涧侧林深半染霞。

莫谓山中生色少,白云岫出满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那山夜宿

谁向招提游,松风半榻收。

灯燃千古暗,法转一轮秋。

云影窗前白,月光枕畔幽。

轮回知孰是,蕉鹿梦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再入那山读书

旧客重来古刹林,柏条飞帚拂尘襟。

泻泉风送晴还雨,密树云栖昼亦阴。

迹印苔痕知鹿过,鉴开萍孔识鱼沉。

石床坐久僧归院,更看蒲团与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柏

古柏菁葱几度春,风摇小叶学挥云。

携团坐爱深林稳,赢得飞花乱点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