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游子空有怀,赏心杳无路。
前程数千里,乘夜连轻驭。
缭绕松筱中,苍茫犹未曙。
遥闻孤村犬,暗指人家去。
疲马怀涧泉,征衣犯霜露。
喧呼溪鸟惊,沙上或鶱翥。
娟娟东岑月,照耀独归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清晨踏上西山之旅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游子的孤独感和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
"游子空有怀,赏心杳无路。"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游子内心的情感状态,他的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牵挂,却又找不到回家的道路,这种矛盾的情绪在诗人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前程数千里,乘夜连轻驭。" 这里的“前程”指的是游子的未来的旅途,而“乘夜连轻驽”则描写了他在黑夜中继续赶路的决心和勇气,用“轻驽”来形容马匹,是对速度与力度的一种传神写照。
"缭绕松筱中,苍茫犹未曙。" 这里通过对环境的描摹,诗人传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迷茫感。松林之中,晨雾缭绕,天色尚未大亮,游子仿佛处于一个未明世界。
"遥闻孤村犬,暗指人家去。" 这两句诗通过听觉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游子的情感波动。远处传来了寂静山村中犬吠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在引导他向着有家的方向前进。
"疲马怀涧泉,征衣犯霜露。" 这里的“疲马”与“征衣”形象鲜明,展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寒冷,以及游子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敬畏之情。他心中怀念着山涧中的清泉,而他的衣服则沾染上了夜间的霜露。
"喧呼溪鸟惊,沙上或鶱翥。" 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溪流中传来了鸟儿的啼叫声,它们似乎被游子的脚步惊扰,而“沙上或鶱翥”则是对水鸟在河岸边活动的生动刻画。
"娟娟东岑月,照耀独归虑。"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夜空中明亮月亮的描写,以及它如何映照出游子孤独归途的心境。“娟娟”一词形容月亮之美好,而“独归虑”则深化了游子的内心世界,他在这宁静的夜晚,面对着那轮明亮的月亮,思绪万千,情感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游子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切联系,以及人在面对自然时所激发的情感变化。
不详
人心不忘乡,矧余客已久。
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
赠言幽径兰,别思河堤柳。
征帆暮风急,望望空延首。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雠归。
片心惆怅清平世,酒市无人问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