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

华月初生夜,高楼独倚时。

天长人去远,秋半雁来迟。

宝瑟凄凉调,银笺宛转词。

应知愁似海,不解鬓成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秋闺》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人的画面。首句“华月初生夜”,以月升为引子,渲染出清冷的夜晚氛围,暗示主人公孤独无伴。次句“高楼独倚时”,进一步刻画了女主人公在高楼上独自凭栏的身影,透露出她的寂寞和期待。

“天长人去远”表达了思念之情,主人公感叹心上人离别已久,时空的遥远更增添了愁绪。接下来,“秋半雁来迟”借雁南飞的季节景象,寓言远方游子未归,使愁绪更加深沉。

“宝瑟凄凉调”写主人公抚琴自慰,琴声哀怨,反映出她内心的苦闷与无奈。“银笺宛转词”则暗示她在纸上倾诉心事,但无人能解,字里行间满是忧郁。

最后两句“应知愁似海,不解鬓成丝”,直抒胸臆,说主人公深知自己的愁苦如同大海般深广,却无法排遣,只能任由岁月流逝,双鬓渐生白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女子深深的秋日怀人之情。

收录诗词(52)

陈汝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 字:惟允
  • 号:秋水
  • 籍贯: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

相关古诗词

登溪山第一楼有怀倪元镇

清晨独倚楼,秋色净如洗。

山青云弄姿,江白风初起。

心随沙鸟闲,目送征帆驶。

对景每怀人,相看隔千里。

形式: 古风

秋夜

虫鸣秋夜永,木落众山秋。

客馆一窗月,故乡千里愁。

不才深自省,何术为身谋。

慈母遥相忆,应添雪满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僧之越

江柳絮濛濛,游方入剡中。

山藏神禹穴,草长越王宫。

线衲春沾雨,蒲帆晓趁风。

禅心已无碍,去住本来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夜宿吴中承天寺

因过城北寺,似与世相违。

疏雨生秋思,微云漏月辉。

鹤惊林外磬,萤点竹间衣。

悦悟谈玄旨,萧条共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