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百劳歌

朱丝纽弦金点杂,双蒂芙蓉共开合。

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

木难作床牙作席,云母屏风光照壁。

玉颜年几新上头,回身敛笑多自羞。

红销月落不复见,可惜当时谁拂面。

形式: 古风

翻译

红色的丝线缠绕在琴弦上,金色的点缀交相辉映,如同双蒂芙蓉一同绽放。
不知哪家的小女孩穿着细薄的罗衣,淡红的脸庞和青色的眉毛显露出傍晚的娇态。
珍贵的树木做成床,象牙制成席子,云母屏风的光芒照亮了墙壁。
美丽的面容年纪轻轻就已出落得如花似玉,她转过身收敛笑容,显得十分害羞。
红颜易逝,月亮落下不再看见,可惜当初又有谁能轻拂她的脸颊呢?

注释

朱丝:红色的丝线。
纽弦:缠绕在琴弦上。
金点:金色的装饰。
双蒂芙蓉:并蒂开放的荷花。
共开合:一同绽放。
稚女:小女孩。
罗裳:细薄的丝绸衣服。
红粉:形容女子脸色红润。
青眉:形容眉毛青黑。
木难:珍贵的树木。
牙作席:象牙制成的席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为材料的屏风。
光照壁:光芒照亮墙壁。
玉颜:美丽的容颜。
新上头:指年纪轻轻。
敛笑:收敛笑容。
多自羞:感到很害羞。
红销月落:形容时光流逝, 红颜老去。
不复见:再也看不见。
拂面:轻拂脸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贵族女子的生活画卷,通过精细的物象和生动的情态,展现了古代女性的闲适与娇媚。

开篇“朱丝纽弦金点杂,双蒂芙蓉共开合”两句,以华美的辞藻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生活场景。朱丝指的是用红丝线缠绕的琴弦,金点杂则是指装饰品上的点缀,双蒂芙蓉象征着贵族女子之间的和睦与共生,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富丽的氛围。

接着“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两句,则直接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她穿着精致的罗裳,面容娇美,眉目间透露出一股不经意的娇憨。这里的“稚女”和“娇暮妆”都突出了女性特有的柔弱与可爱。

“木难作床牙作席,云母屏风光照壁”两句,则转向了室内陈设,通过对贵重材料如木、牙以及云母的使用,展示了当时富贵之家的生活水平。这些豪华的物品构成了一个奢侈而温暖的私人空间。

“玉颜年几新上头,回身敛笑多自羞”两句,更深入地刻画了这位女子的内心世界,她可能是在为自己的容貌和年龄所带来的变化感到羞涩或是不安。这种微妙的情感流露,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最后,“红销月落不复见,可惜当时谁拂面”两句,则在时间的流逝中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挽留这些瞬间的遗憾。这里的“红销月”和“不复见”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摹,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刻感受,也揭示了古代女性生活中的闲适与矛盾,以及她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微妙位置。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迎神

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

假山鬼兮请东皇,托灵均兮邀帝子。

吹参差兮正苦,舞婆娑兮未已。

鸾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神既降兮我独知,目成再拜为陈词。

形式: 古风

远寺钟

杳杳疏钟发,因风清复引。

中宵独听之,似与东林近。

形式: 五言绝句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

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

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

缀签从太史,锵佩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徵文并,钟裴直事同。

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

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形式: 排律

松下雪

不随晴野尽,独向深松积。

落照入寒光,偏能伴幽寂。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