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雪

日影亦欲出,云阴不知让。

炯炯天之晴,乃为其所障。

因而致风雪,自朔渐抵望。

有时或狂飞,有时或轻飏。

舞空长漫漫,前后非一状。

城中千百家,何必皆挟纩。

平地冻杀雀,合向人腹葬。

我如老阿先,卧起幸无恙。

独恨无大裘,遍覆逮幽旷。

计维抉重云,庶令红日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魏允札的《苦雪》描绘了严冬时节的雪景,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日影亦欲出,云阴不知让”以日影被云层遮挡,象征雪天的阴霾,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接着,“炯炯天之晴,乃为其所障”进一步强调了雪的厚重和持久。

诗中“因而致风雪,自朔渐抵望”描述了风雪由北向南逐渐加剧的过程,展现了动态的画面。“有时或狂飞,有时或轻飏”形象地刻画了雪花飘落时的狂野与轻盈,而“舞空长漫漫,前后非一状”则描绘了雪势的浩渺和变化多端。

诗人关注到百姓的生活,“城中千百家,何必皆挟纩”,感叹人们在寒冷中需要保暖,特别是“平地冻杀雀,合向人腹葬”的残酷景象,揭示了雪灾对小生命的无情打击。诗人自比为“老阿先”,虽自身无恙,却深感痛心于他人苦难,表达了对广大贫寒民众的同情。

最后两句“独恨无大裘,遍覆逮幽旷”表达了诗人渴望能有一件大裘,覆盖所有受苦的人,让阳光重现,寓意着希望和温暖的到来。“计维抉重云,庶令红日放”则是对改变现状的期盼,希望有能力驱散乌云,让阳光普照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苦雪带来的困苦,以及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关怀。

收录诗词(4)

魏允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闲居

傍忠泉剩旧茅庐,白拂青藤伴起居。

不愿后身仍识字,祇祈当代再焚书。

家风久矣宗三类,世事终然付六如。

可奈学徒常错认,转将滓秽作清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忆弟

听残宵雨半瞢腾,淅淅虚窗淡淡镫。

系缆江亭等潮上,梦君野泊在西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东园弟招同冯又三集翛然阁感赋

频年故鬼唱秋风,几处离人叹转蓬。

身到武陵应识得,小桃虽在是衰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桐林铺望梅龙雨霁

梅雨行不息,因之思碧山。

片青忽迎目,悠然清心颜。

峰树无改色,涤涤整绿鬟。

飞雨复何来,遽欲掠其间。

幻化岂有根,微心终自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