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晦日雨霁同归文休张冲善少谦集顾子贻斋中听祖印上人谭禅分韵得理字

客愁殊未央,春日去何驶。

乐彼幽人招,快此风雨止。

移舟转近郭,着屐寻旧里。

邻园梅萧疏,城上山迤逦。

伊蒲出香饭,开士同法喜。

归子平生欢,契阔情具迩。

二张臭味人,倾盖可尔汝。

岂徒浪诗酒,会欲了生死。

去年狂饮徒,奄忽丧予美。

悠悠百年中,刹那安可恃。

空华岂眼见,标月非手指。

庶以目击存,窗风吹破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正月晦日雨霁同归文休张冲善少谦集顾子贻斋中听祖印上人谭禅分韵得理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雨后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友情的温暖。

首句“客愁殊未央,春日去何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并未消散,而春天的日子却匆匆流逝,暗示了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接着,“乐彼幽人招,快此风雨止”则转为对雨后清新的喜悦,仿佛在风雨之后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移舟转近郭,着屐寻旧里”描述了诗人乘船靠近城郭,穿着木屐寻找往日熟悉的居所,这一细节体现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故土的深情。随后,“邻园梅萧疏,城上山迤逦”描绘了春日景色,梅花稀疏,山峦连绵,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伊蒲出香饭,开士同法喜”写出了与僧侣共餐的场景,香气四溢的饭菜与僧侣的法喜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氛围。最后,“归子平生欢,契阔情具迩”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深厚情谊。

“二张臭味人,倾盖可尔汝”引用典故,形容诗人与友人志趣相投,即使初次相遇也能如老友般亲密无间。接下来,“岂徒浪诗酒,会欲了生死”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越,不仅仅是享受诗酒之乐,更渴望理解生命的意义。

“去年狂饮徒,奄忽丧予美”回顾去年的聚会,感叹时光飞逝,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时间的重要性。“悠悠百年中,刹那安可恃”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提醒人们生命短暂,不应轻易浪费。

“空华岂眼见,标月非手指”运用比喻,指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不应过于执着。最后,“庶以目击存,窗风吹破纸”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直观的感受来铭记这一刻的美好,即使窗外的风轻轻吹破了纸张,这份记忆也将永远留存心中。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送无际北上三首(其一)

夜长不能寐,念子当远行。

吉梦为子来,梦中占其祥。

如子韫文采,其道当辉光。

晚达岂不佳,服官犹壮强。

将子奋功名,毋为叹参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无际北上三首(其二)

昔我与子交,发言即同趣。

读书不耻贫,固欲行其意。

及乎赴功名,子前我辄疐。

心知不能同,岂复敢为异。

子今扬天庭,我终守衡泌。

子将为其难,我亦安为易。

出处各自量,苟同竟何济。

形式: 古风

送无际北上三首(其三)

送子金阊道,高阙何嵯峨。

笑彼夸奢子,高危当奈何。

丈夫自有怀,众人鲜不波。

庙堂方鼎新,一朝荡群魔。

四海颂太平,考槃亦寤歌。

况此诏公车,弥天恢网罗。

束身事圣明,岂不爱濯磨。

直言望吾子,毋徒贵词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春雪有怀龚三仲和兼讯刘长卿张荃之

去年此日西湖曲,积素千山乱晴旭。

今年此日雪复骄,排空匝野欺春条。

山楼四望何泬寥,思君遥遥不可招。

城南一棹冲寒路,水抱山围石冈暮。

酒醒风歇冻不行,著屐归来赏君句。

只今春花半含绮,掩映山椒复何似。

花开雪落不相待,我愁君病徒为尔。

人生发兴真偶然,吁嗟张生与刘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