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六)

火风肆怒嗔,万物遭荡焚。

起止甚自若,不受冤债吞。

六情具三毒,安得有罪愆。

异哉根与境,乃得此理存。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死、因果与解脱的主题。诗人以“火风”象征生命的无常和苦难,万物在其中遭受毁灭,却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被外在的苦难所吞噬,也不受冤屈的束缚。诗人指出,情感与欲望(六情)往往伴随着贪、嗔、痴(三毒),这些是导致罪愆的根本原因。

接着,诗人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不同的根源与境遇中,为何能存在这样的道理?这似乎是在探讨因果律的普遍性与不变性,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如何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之道。通过这六句诗,诗人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命与死亡的深刻画面,更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因果关系以及如何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七)

馀生老变衰,复卧痴爱病。

默观颠倒因,聊复自随顺。

负暄庆生辰,自诳倚年运。

偶然吐文章,朽木生芝菌。

形式: 偈颂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八)

业熟会冤憎,遂尔遭横逆。

愿行报冤行,遇此真知识。

用智灭无明,以事观色力。

当登万煅炉,乃验真金色。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