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谣

湘山青,湘水秀,山川孕灵多结构。

瞥眼韶华四十年,旺气消磨暮烟凑。

城中向未经兵革,夏屋渠渠比相接。

不知天意庇此方,祇道金瓯固无缺。

东省流离失元气,广西跳梁尤难制。

男儿不令事诗书,窄袖蛮靴逐游逸。

夜半笙歌响遏云,日中绣被犹横膝。

生男悬弧虽足珍,寒暖保媪时睃巡。

不明教诲育儿法,偶有病疴祈灵神。

长沙近日颓风教,日日拜神为尽孝。

玉颜沙土拜香歌,破钞羞颜人尽效。

男儿自弃真庸愚,妇女讽经不循道。

混混世间人,猛省犹可造。

天生动物类,为人最精巧。

名誉胜黄金,志岂图温饱。

君不见扶桑东海青年志,学校分科穷力治。

人人奋勇储英才,男女同功参奥义。

养成锐气振环球,武略文名典章备。

当年彼我本同文,倏尔失足千丈深。

依人府仰如病虎,自困非必因书焚。

湘流浩浩山青青,岁月掣电如马奔。

谁能拯此立根本,震雷惊醒同俦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郭筠的《湘水谣》以湘江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社会风貌与道德风气的画卷。首句“湘山青,湘水秀”,展现了湘江地区自然景色的优美。接下来通过对比,描述了当地长期和平,百姓安居乐业,“城中向未经兵革”、“夏屋渠渠比相接”,然而外部动荡不安,“东省流离失元气,广西跳梁尤难制”,暗示了国家局势的动荡。

诗中批评了当地的懒散风气,“男儿不令事诗书,窄袖蛮靴逐游逸”,以及对教育的忽视,“不明教诲育儿法,偶有病疴祈灵神”。诗人对于长沙地区的迷信盛行和家庭教育的退化表达了忧虑,“长沙近日颓风教,日日拜神为尽孝”。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绝望,他以扶桑东海的青年为例,倡导学校教育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校分科穷力治,人人奋勇储英才”,呼吁人们重拾学习和进取之心,以改变颓废的社会风气。

最后,诗人感慨时间飞逝,“湘流浩浩山青青,岁月掣电如马奔”,并期待有英雄人物能振作人心,扭转乾坤,“谁能拯此立根本,震雷惊醒同俦魂”。整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也寄寓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收录诗词(10)

郭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过振艺女塾

荻花霜紧雁飞回,乘兴重来问讲台。

天女殷勤裁锦去,青娥辛苦织机来。

海琴学鼓《归风曲》,江笔应怜咏雪才。

欲济时艰期裕国,七襄璀粲绣成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闺杂咏

湘帘半卷梦初醒,閒听争巢燕子鸣。

人静绿窗春昼永,落花如雨点棋枰。

万籁无声天地空,帘钩摇荡画阑风。

楼台十二明如雪,知是银河月正中。

形式: 古风

江行(其一)

长江波浪静,清露夜沾襟。

万里飞鸿急,千山落叶深。

寒猿啸云谷,冷月泻霜林。

愁听芦花下,秋虫唧唧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江行(其二)

风物夜凄迷,天边远树齐。

云深猿啸谷,石乱水鸣溪。

野岭三更月,寒城半夜鸡。

客情正无限,怕听子规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