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柳蒙茸、暗凌波路。烟飞惨淡平楚。

七香车驻猊环掩,遥认翠华云母。芳景暮。

鸳甃悄、铢衣来按飞琼舞。凄凉洛浦。

渐玉漏沈沈,清阴满地,乘月步虚去。销凝处。

谁说三生小杜。翔螭声断箫鼓。

情知禁苑酥尘涴,羞与倡红同谱。春几度。

想依旧、苔痕长印唐昌土。风流千古。

人在小红楼,朱帘半卷,香注玉壶露。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柳树茂密,暗影覆盖着湖边的小路。烟雾弥漫,景色凄迷。
华丽的七香车停在猊环旁,远远望去,仿佛是皇室的仪仗。日暮时分,景色更显芳菲。
鸳鸯池边,轻纱般的舞者翩翩起舞,如同仙女降临洛水。
夜深了,漏壶声沉沉,月光洒满大地,她独自踏月而行,神情专注。
谁说只有三生石上刻的小杜,才能拥有如此深情。箫鼓声断,情感如螭龙般悠长。
深知皇宫中的繁华已被尘埃沾染,她不愿与倡伎们同流合污。春光已过几度。
想象中,那唐昌宫的苔痕依然清晰,风流往事流传千古。
人独在小红楼,半卷朱帘,只闻玉壶中散发出的清香。

注释

蒙茸:茂盛的柳絮。
凌波路:湖边的道路。
翠华:古代帝王仪仗中的绿色旗帜。
玉漏:古代计时器,漏壶。
酥尘涴:形容皇宫中的尘埃。
倡红:倡伎,古代歌妓。
小红楼:女子所居之处。

鉴赏

这首《摸鱼儿》是宋代词人施枢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柳蒙茸、暗凌波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茂盛、道路隐蔽于水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接着,“烟飞惨淡平楚”进一步渲染了烟雾弥漫、景色凄迷的意境。

词中提到的“七香车”、“翠华云母”和“鸳甃悄、铢衣来按飞琼舞”,都是对皇家仪仗和仙女的想象,展现出华丽而神秘的气息。随后,“凄凉洛浦”暗示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而“玉漏沈沈”、“清阴满地”则寓示着时光流逝和寂静的夜晚。

“销凝处”以下,词人借杜牧的典故表达情感的深沉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同时通过“倡红”与“苔痕长印唐昌土”的对比,揭示了世事变迁和人事沧桑的主题。最后,“风流千古”是对历史长河中那些风雅人物的赞美,而词人自己则在“小红楼”中独自品茗,寄托了孤寂而高洁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融合了宫廷神话与个人感慨,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189)

施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初三日,王静安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中。毕命越五日,余偕桥川、子雍、小平、绥方出西郊,访其故居。为诗吊之

掩泪犹过西郭村,朅来今日始知门。

寻常蹊径多污渎,绝代湖山隐缭垣。

名地得人相托死,哀禽衔木可偿怨。

徒闻朴学悲君者,独有纲常不敢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清平乐.元夕

风消云缕。一碧无今古。欲坏上元天不许。

晴了晚来些雨。莫言冷落山家。山翁本厌繁华。

试问莲灯千炬,何如月上梅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梅林分韵赋诗得下字

郊原宿雨馀,雪重云垂野。

春信初动摇,欲往岂无驾。

使君早著鞭,问路逢耕者。

深寻烟雨村,共作诗酒社。

庭荒六老树,气象自俨雅。

一笑呼酒来,大盆注老瓦。

最后看枯株,何意当大厦。

夭矫待风云,有年天宝假。

须知羹鼎调,嘉宝系用舍。

我欲寿使君,樽罍更倾泻。

明朝得楚骚,健甚无屈贾。

君今有锡环,诏落九天下。

蜀江雪浪来,棹趁船人把。

留滞以诸生,斯文要陶冶。

惟应郢中歌,倡绝和自寡。

更闻督熊儿,夜赋烛馀灺。

它年看无双,声誉出江夏。

却笑昌黎公,阿买字能写。

形式: 古风

卜算子.赠乐婉,杭妓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

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

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