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色空明暗本无因,见见由来亦误人。
见不及时犹未瞥,那知殃祟是家亲。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演的《颂古十七首》中的第二首。它以"色空明暗"这一佛教概念为引子,探讨了人们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知和误解。"色空明暗本无因"意味着颜色、存在与虚无之间的界限并非固定不变,它们的本质并无固定原因或实体,暗示世间万物皆是相对的幻象。
"见见由来亦误人"进一步强调了观察者自身的主观意识会引导对事物的理解,这种直接的感知往往会导致偏差。诗人指出,如果不能在恰当的时候看清事物的本质,就可能被表象所蒙蔽,"见不及时犹未瞥"正是这个意思。
最后两句"那知殃祟是家亲"则以警示的口吻说,我们常常忽视那些看似平常、实则潜藏祸患的因素,就像家中的隐患可能最为致命。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引导读者思考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探求。
不详
南北东西总亦庵,尘毛刹海悉包含。
山僧已住其中矣,更欲招邀即不堪。
头陀事众已多年,华藏无衣可得传。
劈面三拳仁义绝,陈州人出许州门。
兴化当年为克宾,棒头敲出玉麒麟。
遁庵放过定禅者,只要渠侬眼自明。
无边刹境,自他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