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真观水帘

观近朱陵萃列真,烟霞虽僻境长春。

若非火府炼神处,安用水帘遮世尘。

古像著灵多是石,补钟留迹似非人。

寻源亦有桃花涧,莫是山山可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匿于烟霞之中的仙境,名为“会真观水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这处远离尘嚣的所在刻画得生动而神秘。首句“观近朱陵萃列真”便已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暗示着此处并非凡间之所,而是与仙界相接的圣地。接着,“烟霞虽僻境长春”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更赋予了这片土地一种超脱世俗的生命力。

“若非火府炼神处,安用水帘遮世尘。”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此地的纯净与神圣,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厌倦。水帘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更是心灵避世的象征,它隔绝了外界的尘嚣,让人心得以宁静。

“古像著灵多是石,补钟留迹似非人。”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神秘氛围。石像上的灵气,以及仿佛非人间所为的钟声痕迹,都暗示着这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

最后,“寻源亦有桃花涧,莫是山山可避秦。”诗人通过桃花涧这一细节,引出了一个关于避世与寻找真谛的思考。桃花涧可能是指向深处的线索,也可能象征着通往内心深处的旅程。整个画面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现实的空间,让人不禁思考何为真正的避世之地,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找到心灵的净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超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33)

刘子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厉漕饮别海棠下索诗(其一)

天然翠袖隐丰肌,好是胭脂未透时。

夜睡无香供蝶梦,晨妆有恨只莺知。

坡仙具眼犹烧烛,子美多情却欠诗。

料得锦城花正好,怨公底事访春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厉漕饮别海棠下索诗(其二)

著雨胭脂沁玉肌,绝疑妃子醉眠时。

未邀佳客閒来赏,已怪游蜂早得知。

烧烛不妨循故事,卷纱何惜赋新诗。

羡君立就花前句,我欲赓吟思苦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云峰寺诗

治水神书在此祁,溪名犹似念胼胝。

当时民垫赖谁力,今日地平惟佛祠。

泉出玉床疏作乳,火生丹窖结成芝。

云峰自有樵人径,岣嵝寻碑误退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岳麓宫抱黄洞

连天七十二云屏,真境先于翠麓呈。

洞发金光丹气结,泉疏乳白玉华生。

江心雁影重临字,谷口禽呼自答名。

閒步不教方外觉,破烟双鹤已来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