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一日雪

明日立春今日雪,雪中残响滴虚檐。

方增谩说寒威在,不绝潜知煖气添。

客去旋开书对语,闲多偏与懒相兼。

湘山自古愁眉浅,纵御铅华不到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前一日雪花飘落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一景象的细腻感受。首句“明日立春今日雪”点明了时间背景,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而今日却下起了雪,形成一种季节转换的鲜明对比。接着,“雪中残响滴虚檐”一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雪花落在空荡荡屋檐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方增谩说寒威在,不绝潜知煖气添”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冬日寒冷逐渐消散、春意渐浓的感悟。一方面,人们可能还在谈论冬天的严寒,但另一方面,诗人却从细微之处感知到温暖气息的增加,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客去旋开书对语,闲多偏与懒相兼”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在客人离去后,诗人独自翻阅书籍,与书中内容对话,体现了他的闲适与思考。同时,“闲多偏与懒相兼”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悠闲自在,也透露出一丝慵懒的情绪,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湘山自古愁眉浅,纵御铅华不到尖”两句,以湘山(湖南一带的山脉)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面对自然界的忧愁,湘山的愁眉也显得浅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最后一句“纵御铅华不到尖”,更是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展现出一种高洁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立春前一日雪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明年湘西大雪次韵送僧吴

夜残陡觉寒生骨,梦断空惊月转檐。

瓶响卧闻秋蚓泣,火红起拨白灰添。

欲酬清景寻侬去,更棹扁舟与子兼。

要倩新诗写愁绝,笑呵冻砚蘸毫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题清富堂

此堂冠绝湘西胜,枯木名多道不穷。

用谷量云当衣钵,以江盛月展家风。

买山归隐真寒乞,借竹为轩落笑中。

绿锦涨连青玉浦,剪裁磨琢费诗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湘西暮归

笋舆鼓角背层城,湘水涸尽行沙汀。

岳麓雪云献楼阁,橘洲烟雨学丹青。

此生多艰付跛挈,投老馀闲到寂惺。

苍鬣万身门窈窕,归来风叶扫空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效李白湘中体

夕光江摇鱼尾红,何处扁舟开晚篷。

雁字初成春有信,烟鬟空好雨无踪。

荒寒数苇橘洲岸,领略半窗湘寺钟。

浦口行人已争渡,林下归僧欣一逢。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