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祁顺的《至镇远》诗,描绘了诗人赴任途中复杂的心情与对家国的深切忧虑。首句“一麾犹未脱蛮荒”,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从偏远之地前往新任地的旅途,暗示了其任职环境的艰苦与挑战。接着,“造物无情日月忙”一句,以自然界的无情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紧迫感。
“贵筑此时旋使节,镇阳依旧寄行装。”这两句中,“贵筑”和“镇阳”分别指诗人即将前往的两地,通过“旋使节”和“依旧寄行装”的对比,既体现了官场的流动性,也反映了诗人对未知前程的忐忑与准备的周全。
“心同漆室忧宗国,人忆并州是故乡。”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异乡为官,心中始终牵挂的是国家的安危与百姓的福祉,而故乡的回忆则成为心灵的慰藉。
最后,“儿女牵衣频借问,为谁添却满头霜。”这句诗以儿女的关切与诗人白发的增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离家之苦与岁月的无情。儿女的询问,既是现实的关怀,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家庭温暖的渴望;而“满头霜”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仕途的感慨,也有对家国的忧虑,更有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亲人的眷恋,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