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花迷珠翠。香飘罗绮。帘旌外、月华如水。

暖红影里,谁会王孙意。最乐升平景致。

长记宫中五夜,春风鼓吹。游仙梦、轻寒半醉。

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更问阴晴天气。

形式: 词牌: 明月逐人来

翻译

繁花围绕着华丽的珠宝,香气弥漫在丝织品上。帘幕之外,月光如水般明亮。
在温暖的红色光影中,谁能理解那远方游子的心意?最享受太平盛世的景象。
长久记得宫廷中的五个夜晚,春风中奏起的乐曲。在梦境中游历仙境,微寒中带着半醉的感觉。
凤帷尚未暖和,回去后还要让浓郁的香气充满被窝。再询问一下天气阴晴。

注释

花迷:形容花儿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珠翠:比喻华丽的珠宝,象征富贵。
月华如水:形容月光皎洁,如水般清澈。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这里指远方游子。
升平景致:太平盛世的景象。
宫中五夜:可能指宫廷夜宴或特定节日。
游仙梦:梦境中的仙境之旅。
熏浓被:用香料熏过的被子,增添香气。
阴晴天气:询问天气好坏,可能暗含情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的宴会,充满了美好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花香、月色、帘影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恬静而愉悦的氛围。

“花迷珠翠”一句,以花比喻珠光宝气,既形容了春夜之中花朵的美丽,又通过“迷”字传达了一种柔和、轻盈的意境。接着,“香飘罗绮”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受,罗绮作为高贵的织物,与飘逸的花香相结合,更显出宴会的奢华与精致。

“帘旌外、月华如水”中,“帘旌”指的是室内的装饰,而“月华如水”则将月光比作流动的水,既描绘了春夜明朗的月色,又增添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暖红影里,谁会王孙意”一句,通过对“暖红影”的描述,传递出室内温馨而舒适的环境,而“谁会王孙意”则是诗人自问或反问,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念和不舍。

“最乐升平景致”此句中,“升平”意味着平安无忧,而“景致”指的是宴会的情趣,这里强调了诗人对于这样的宴会场合的喜悦与满足。

“长记宫中五夜,春风鼓吹”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其中“宫中五夜”可能暗示着过去某些特别的夜晚,而“春风鼓吹”则又一次强调了季节感和宴会氛围。

最后,“游仙梦、轻寒半醉。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更问阴晴天气。”这几句诗通过对梦境的描写,以及对温暖与寒冷感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宴会结束后依然不愿离去的心情,以及对未来天气变化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出一场春夜宴会的美好与诗人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奉和秦楚材史君荔枝词

华堂清暑榕阴重,梦里江寒。火齐星繁。

兴在冰壶玉井栏。风枝露叶谁新采,欲饱防悭。

遗恨空盘。留取香红满地看。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青玉案(其四)筠翁生朝

水芝香远摇红影。泛瑞霭、横山顶。

缥缈笙歌云不定。

玉钩斜挂,素蟾初满,醉惬浮瓜冷。

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

谁道筠溪归计近。

秋风催去,凤池难老,长把中书印。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六)

月华冷沁花梢露。芳意恋、香肌住。

心字龙涎饶济楚。

素馨风味,碎琼流品,别有天然处。

围炉屈曲宜深炷。留取春光向朱户。

绿绮声中谁暗许。

小窗归去,梦回犹记,金鼎分云缕。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三)生朝

花王独占春风远。看百卉、芳菲遍。

五福长随今日宴。

粉光生艳,宝香飘雾,方响流苏颤。

寿祺堂上修篁畔。乳燕双双贺新院。

玉斝明年何处劝。

旌幢满路,貂蝉宜面,归觐黄金殿。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