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荣槁如环浪自循,一筇双屐伴行春。
溪翁野老来争席,不识蓬山第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山中景象。"荣槁如环浪自循"运用比喻,将自然界的生长循环比作环形波浪,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一筇双屐伴行春"则写诗人手持竹杖,穿着木屐,在春天的山林中漫步,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与享受。
"溪翁野老来争席"描绘了山中居民的热情好客,他们对这位不知名的"蓬山第一人"(可能指诗人自己)表示欢迎,争相靠近,显示出淳朴的人情味。整体上,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和谐,以及诗人与当地百姓的互动,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不详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川原红绿远交加,春物关心梦到家。
体骨素轻惟燕子,面皮最好是桃花。
命友登山共寄情,亦逢佳处便班荆。
有时便取琴双琐,写出苍髯夜半声。
载酒陶春久不归,将花判断定忘疲。
寻芳便作而今计,莫待他年子满枝。
小园邈在古城阴,为爱寒葩杖屦寻。
却笑含章檐下客,对花熟睡亦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