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石井

登临萧寺几回头,石怪林深山自秋。

地布黄金长照日,泉溜碧玉暗通沟。

浚穿地脉疑无底,静啮崖根更不流。

多谢老僧勤供佛,井华晓汲注瓷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深山古寺中漫步时的心境与所见。"登临萧寺几回头"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反复观察和审视,"石怪林深山自秋"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自然与万物共存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地布黄金长照日,泉溜碧玉暗通沟"用富丽的词藻描绘了古寺周围的地理特征。这里的"黄金"指的是阳光穿过树林后的金色光辉,而" 碧玉"则形容清澈见底的泉水,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浚穿地脉疑无底,静啮崖根更不流"两句通过对泉水深邃莫测以及其在岩石间缓缓流动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这里的"浚穿"和"静啮"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及其静谧美的领悟。

最后两句"多谢老僧勤供佛,井华晓汲注瓷瓯"则转向对寺庙生活的一种赞赏与感激。老僧不懈怠地供奉佛祖,以及井水清澈可供人们日常使用,这些细节反映出诗人对于寺院生活的尊重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古寺景观的精致描绘,以及对居住于此僧侣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

苏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戴笠披蓑军十万,饥嗔饱喜客三千。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二)

却因贾赞善,来作歙知州。

形式: 押[尤]韵

和雷壑先生韵

青紫过如拾芥轻,今吾非辱故非荣。

海波忽与桑田改,书眼空如秋月明。

只可一丘容鹤隐,何须万里较鹏程。

到头更要深山住,不作终南捷径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水退

转眼江流已昨非,便随鸥鹭省渔矶。

飞花无复浪千顷,倒影依然山四围。

不向静中观物理,更于何处觅天机。

兴来倚杖斜阳外,弄遍潺湲未肯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