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二)游城北萧寺

携尊欲上层楼,曲廊深掩疑无路。

那知姑射,词人三四,居然占据。

我自消闲,随缘最好,何劳相妒。

只荒凉池馆,衰菱坏芰,也算得、赏心处。

经过重重殿宇。好一似、梦中曾住。

几丝垂柳,几竿修竹,扶苏如故。

五十三参,逢僧一笑,拈花顿悟。

羡蒲团坐破,壶天小隐,暂游仙去。

形式:

鉴赏

这首《水龙吟·其二·游城北萧寺》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张慎仪所作。诗人以游历城北萧寺为背景,通过描绘曲径通幽、池馆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随性自适的人生态度。

首句“携尊欲上层楼”描绘了诗人带着酒杯,欲登高望远的场景,暗示着他对世俗生活的暂时放下。接着,“曲廊深掩疑无路”写出寺内路径曲折,仿佛隐藏在深处,给人以神秘感。

“那知姑射,词人三四,居然占据”暗指寺中有几位词人在此隐居,诗人意外地发现这里有文人墨客的气息。他自我解嘲地说,他选择随缘而行,无需与他人争竞,表达出淡泊名利的态度。

“只荒凉池馆,衰菱坏芰,也算得、赏心处”描绘了池塘边残败的菱角和荷花,虽荒凉却也自有其宁静之美,成为诗人的心灵寄托。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投向寺内的建筑,“经过重重殿宇,好一似、梦中曾住”,感觉自己仿佛在梦境中重游旧地,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几丝垂柳,几竿修竹,扶苏如故”描绘了柳树和修竹的静谧,以及它们与诗人记忆中的形象相符,唤起他对过去的亲切感。

“五十三参,逢僧一笑,拈花顿悟”借用禅宗故事,表示在与僧人的交流中,诗人有所领悟,达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

最后,诗人羡慕那些能够悠然隐居的人,“羡蒲团坐破,壶天小隐,暂游仙去”,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游寺为线索,寓言抒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2)

张慎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三)残菊

夕阳红褪秋痕,枝枝低压闲阶重。

芳心几度,暗中偷减,愁来补空。

径曲渐芜,篱歌欲断,不堪调弄。

怅晚香幽独,白衣人杳,陶情酒、谁为送。

丛额新寒遭中。到小春、犹含余冻。

卷帘花瘦,尖风吹过,似闻凄讽。

寄语枯萤,倦蜂痴蝶,谩寻香梦。

待落莫留与,岁寒三友,一充清供。

形式:

水龙吟(其四)渔蓑

夫须碎织成蓑,鸣榔去钓西岩下。

添将葛屦,配将蒻笠,短竿自把。

转过滩头,又寻沙觜,萧然整暇。

趁满天荻絮,满身烟霞,邀几个、鸬鹚话。

欸乃一声归一,穿浪花、引船入汊。

解衣槃薄,裁青补翠,乱堆篷罅。

晒月眠云,消闲谁共,但凭老瓦。

奈卖鱼市散,无钱沽酒,藉伊偿价。

形式:

台城路(其一)感秋词

待凉小立秋千外,争如旧年秋态。

怕说秋来,还说秋去,可是秋心无赖。赏秋至在。

费忙里秋吟,枉婴秋痗。

好迭秋笺,和他秋露写余嘅。问秋今尚余几。

又重番秋雨,把秋揉碎。

花诧秋魔,月嗟秋蚀,酝酿秋情如醉。秋虫苦吠。

似对我悲秋,凄然秋籁。秋梦支离,恨秋宵无睡。

形式:

台城路(其二)哀张紫帆

芙洲与共停吟屐,落拓客怀难遣。

选胜评棋,买春敲韵,消去旅愁何限。浪游已倦。

又败笠冲寒,残阳车蹇。

万里蛮荒,乡心怎禁悲芦管。俊才信多命舛。

甚绕枝轧轧,昏鸦破卵。

肠断春云,心惊瘴雨,都入牛腰行卷。鬓丝搔短。

悔病误相如,茂陵秋晚。凄绝天西,剩方诸泪满。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