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倦修箫谱。那得闲情绪。数点冷萤青绿处。

摇得秋魂如雨。衾窝著手成冰。压梦更阑不成。

才要思量便黑,小红楼上疏镫。

形式:

鉴赏

这首《清平乐》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秋夜静思的画面。"倦修箫谱"表达了词人对繁琐事务的疲惫,无暇享受闲情逸致。"数点冷萤青绿处"通过寥落的萤火虫,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凄清。"摇得秋魂如雨"运用比喻,形容秋意浓重,仿佛连灵魂都被秋风摇曳成雨滴。

"衾窝著手成冰"写出了秋夜的寒冷,即使在被窝中也感到彻骨的寒意,暗示了词人心境的孤寂。"压梦更阑不成"进一步强调了词人难以入眠的状态,梦境被现实的寒冷压碎,无法延续。最后两句"才要思量便黑,小红楼上疏镫"描绘了词人独自在小楼之上,灯火微弱,映照着他的孤独身影,他在深夜里默默思考,直至天色渐黑。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秋夜的孤寂心境,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疏影.梅影,用红豆树馆韵

胎禽倦舞。正几枝照水,寒意如许。

篱院黄昏,不是亏他,香来没个寻处。

情仙萼绿妆成夜,漫比到、世间眉妩。

只教伊、郑重华年,休让玉箫吹去。

到此全空色相,怕无多影事,也被春误。

和病和愁,成梦成烟,毕竟有何情趣。

缟衣人远扉空闭,剩茜雪、一痕飘暮。

看万山、寒月如潮,中有香魂欲语。

形式:

菩萨鬘

落红满地香成阵。东风吹得花心困。愁杀惜芳人。

斜阳深掩门。人与春同命。春去春人病。

无奈更销魂。泪痕兼雨痕。

形式:

买陂塘.自题天伦乐事图

莽乾坤有情人少,天心特使相聚。

守此一腔真血性,万劫了无忧惧。谋嫁娶。

便游遍名山,也要携儿女。墨花浓处。

到地老天荒,一家骨肉,还在画中住。

高堂上,二老发何曾素。年年青鬓如故。

兰心玉色为兄弟,更指谢家之树。东风驻。

只几本桃花,他日须添补。画师亏汝。

送上界凤鸾,下方鸡犬,飞入白云去。

形式:

金缕曲.题桃花扇乐府

亡国谈风雅。莽乾坤、风云破碎,飞龙战野。

天子无愁行乐耳,如此江山都舍。

谁救尔儿孤妇寡。

莺燕飘零烟月死,剩孤臣、骨冷梅花下。

谱一曲,泪如泻。小朝廷事堪悲咤。

算平分一行歌舞,两行戎马。

生死江南同醉梦,苦被桃花误也。

红泪向扇头偷洒。

中有美人才子恨,付乌丝、并作沧桑写。

侬是唤,奈何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