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黯云霜雾暗扶桑,半壁东南尽雪霜。
壮气不随天地变,笑骑飞鹤入维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图。"黯云霜雾暗扶桑,半壁东南尽雪霜"两句从宏观上勾勒出一片被雪覆盖的江山,"黯云霜雾"营造了一个萧瑟的氛围,而"半壁东南尽雪霜"则具体描绘出雪花飘落后的景象,显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
"壮气不随天地变"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这里的"壮气"指的是一种宏大无边、不可动摇的情怀,这种情怀如同天地一般坚定,显示出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变迁时所保持的心灵力量。
最后一句"笑骑飞鹤入维扬"则是诗人以超脱的态度,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然。这里的"飞鹤"常用来比喻仙境或高洁之物,诗人"笑"着驾驭这飞鹤,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也隐含了对世俗束缚的超越和逃离。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壮观的自然景象描绘,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内容,体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内心世界。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天际伤愁别,江山憔悴人。
团圆思弟妹,传语故乡春。
星拆台衡地,斯文去矣休。
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
戎马暗天宇,落日九江流。
元恶迷是似,化作黄长虬。
萧萧白杨路,死人积如丘。
大江东流去,苍山旌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