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戎马暗天宇,落日九江流。
元恶迷是似,化作黄长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动荡、天地晦暗的景象,通过“戎马暗天宇”四个字,设定了一个阴郁而紧张的氛围。"落日九江流"则勾勒出一幅夕阳下的江水流淌图,时间和空间交织成一种苍茫与无尽的意境。
诗人接着运用“元恶迷是似”表达对混乱世态的迷惘和不满。这里,“元恶”二字深含哲理,指的是根源深重的邪恶与混乱。而“迷是似”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这种现实时的困惑与无奈。
最后一句“化作黄长虬”,以强烈的意象和超现实的笔法,揭示了一种转变与升华。"化作"意味着一种质变,而"黄长虬"则是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存在,既可能是对正义力量的期待,也可能是对混乱世界的一种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意象丰富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抗争,以及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萧萧白杨路,死人积如丘。
大江东流去,苍山旌旆愁。
朔风飘胡雁,江城带素月。
安得覆八溟,滂沱洗吴越。
畏途随长江,万里沧茫水。
游子去日长,壮心不肯已。
江水东流去,浮云终日行。
别离经死地,饮啄愧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