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提举震三章(其二)

文弊莫如今,独存师古心。

汲深六经海,茹实百家林。

公有传贤笔,私无谀墓金。

晚年北山北,谁识醒中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当前的弊病无人能及,唯有他保持着古代学者的本心。
他深入研究六经的广博知识,汲取各家学派的精华。
公开场合他以传承贤才为己任,私人方面从不接受奉承钱财。
他的晚年在北山度过,又有谁能理解他清醒时的诗篇呢?

注释

文弊:社会风气的弊端。
师古心:坚守古代学术精神。
六经海:儒家经典著作的海洋。
百家林:各种学术流派的森林。
传贤笔:选拔和传播贤才的笔墨。
谀墓金:向死者献媚求财。
晚年北山北:在北方的山中度过晚年。
醒中吟:清醒时的吟诗创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挽诗,题目为《挽黄提举震三章(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黄提举的敬仰和对其学识的赞美。"文弊莫如今,独存师古心",批评当时文风的衰弊,而黄提举却坚守古人的学问精神。"汲深六经海,茹实百家林",形容他广泛深入地研究儒家经典和其他各家学说,如同汲取大海的深度,吞吐百家之精华。"公有传贤笔,私无谀墓金",称赞黄提举公正无私,不以金钱为文,只求传扬贤德。最后两句"晚年北山北,谁识醒中吟",惋惜黄提举晚年的隐居生活,他的清醒见解可能并未被世人广泛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评价既肯定又含有一丝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挽黄提举震三章(其一)

江山古四明,独立表平生。

敏处经纶密,癯中气局宏。

鸿毛看势利,虎口见功名。

麾节那能究,东南天已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舒亦山少母邹氏

我与亦山连,因闻少母贤。

顺柔知自分,勤检乐吾便。

心积儿孙福,家修香火缘。

平生庶无憾,此去坐青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董帅干二首(其二)

向来相与处,欲说泪先滂。

笑席平交等,名鞭夙许长。

宦游成离索,归见及康强。

如今果何日,忍听歌些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挽董帅干二首(其一)

裔自杏林仙,清闲福最全。

独醒偏醉客,鳏宿似逃禅。

古貌尧民老,风流晋世贤。

应门付儿辈,花竹小壶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