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翰林寒江钓雪图

天寒日短乌鸦啼,江空野阔黄云低。

村南村北人迹断,山后山前玉树迷。

歌楼酒香金帐暖,岂知篷底鱼羹饭。

一丝天地柳花春,万顷烟波莲叶晚。

风流不数王子猷,清兴不减山阴舟。

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寻羊裘。

还君此画三叹息,如此江湖归未得。

洗鱼煮酒卷孤篷,江上云山好晴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马翰林寒江钓雪图》描绘了一幅冬日江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冷而宁静的氛围。首句“天寒日短乌鸦啼”,以乌鸦的叫声衬托出天气的严寒和白昼的短暂,画面感十足。接着,“江空野阔黄云低”描绘了江面开阔,天空低垂的景象,给人以辽远而寂寥之感。

“村南村北人迹断,山后山前玉树迷”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荒凉,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渔者独钓的身影,以及远处朦胧的山峦。诗人将视线转向豪华的“歌楼酒香金帐暖”,与渔者的简朴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引出对朴素生活的感慨。

“一丝天地柳花春,万顷烟波莲叶晚”则宕开一笔,以春天柳絮和傍晚莲花的意象,展现出自然之美,暗示了渔者内心的淡泊与宁静。诗人以王子猷自比,表达出超脱世俗的风流雅兴,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对画中所绘的场景发出三次叹息,表达了对渔者未能真正融入江湖的遗憾,以及自己对清贫生活的羡慕。结尾处,他想象在晴朗的江面上洗鱼煮酒,卷起孤篷,透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画为引,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转折,展现了诗人对渔者生活的深深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登云际题壁

长吟入云际,袖拂日边霞。

摩挲织女机,柱杖倚灵槎。

闻说名泉奇观,倒泻银河千丈玉乳溅飞花。

寄语陆鸿渐,我有武夷茶。

令仆支铛僧,扫叶鹤看家。

不妨茶罢酣歌醉饮,直到日西斜。

满笔淋漓醉墨,应有山灵夜护林壑动龙蛇。

秉烛下山去,渡口月笼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鹳雀崖北龙潭

层崖閟顽阴,水木深以阻。

湍声半空落,汹汹如怒虎。

风生木叶脱,魄动不敢语。

何年浑沌窍,灵物此栖处。

初从一线溜,开凿到神禹。

云雨鼓飞浪,喷薄齐万弩。

藏珠骊龙颔,百斛快一吐。

油油入无底,细散不濡缕。

归藏海有穴,汎溢愁下土。

南峰天一柱,万古镇幽府。

江山有奇探,落景迫行旅。

多惭茹芝人,终年看飞雨。

形式: 古风

五松平

竹港晨露白,石门秋气寒。

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

四顾不见人,山鸟时閒关。

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

形式: 古风

赠答杨焕然

诗亡又已久,雅道不复陈。

人人握和璧,燕石谁当分?

关中杨夫子,高诲世所闻。

十年玄尚白,藜藿甘长贫。

有来河水篇,四海付斯文。

斯文有定在,桓生知子云。

古来知己难,万里犹比邻。

千人国中和,要非心所亲。

东楚西南秦,望君劳我神。

相逢不得语,别去徒殷勤。

白云不可赠,相思秋复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