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修道图景,充满了超凡脱俗之意。"石梁嵲屼据山流"一句,设定了一个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场景,石梁可能是通向深山的一座桥,嵲屼则给人以天然与人文交织的感觉。"异迹尝闻记道猷"表明诗人对此地神秘气息的感受和记录,道猷可能指的是仙法或道教修炼的奥秘。
接着,"五百真如谁化灭,三千色界妄探求"则是对道教中追求长生不老和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真如、色界都是佛教用语,这里借用来表达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尘世幻象的超脱态度,五百、三千可能只是数量上的夸张,意味着无限的追求。
"灯龛焰古长年在,茗盏花浓继日浮"则描绘了诗人夜间修炼的情景。灯龛中的火焰象征着智慧之光和生命之源,而茗盏中的茶花则可能是静坐冥想时的伴侣,表达了一种长久不息的禅定生活。
"静境少留尘虑息,松风萧飒又惊秋"最后两句,则是在强调诗人对于尘世烦恼的放下,以及对自然界中季节更迭带来的感慨。静境可能是指心灵的宁静状态,而尘虑即是尘世间的牵挂和忧愁,少留意味着诗人已能超然物外。松风萧飒则是在秋天特有的景象,它不仅带来凉爽,更在诗人心中激起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修炼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