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屠滽的《分得药臼谢医》描绘了一位山人制作草药的生动场景。首句“山人治药砍云根”展现了山人在高山上采摘药材的艰辛,"枵腹中容海月吞"则形容药量之大,暗示其医术高超。接着,“捣过砂床剩朱糁,炼余石髓腻青痕”细致描绘了制药过程,砂床捣药留下红色粉末,炼制后的药液晶莹剔透。
后两句“无铭错认周王鼓,有窍真移玉女盆”运用了比喻,将药臼比作周王的鼓和玉女的盆,形象地表现出药臼的精致与药力的神奇。最后,“抱疾人来识清杵,数声遥在杏花村”写病人闻声而来,通过药臼的捣药声感知到山人的医德和疗效,仿佛能听到药臼声穿越杏花村,传递着健康和希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制药的细节,以及药效对病患的吸引力,表达了对医者的敬仰和对传统医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