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福州黄檗山确禅师息老堂

顷来法席如师少,老去生涯似此无。

直寄天年谩龟鹤,聊收化日到桑榆。

苍环作抱三台壮,缟带明空一水纡。

时拂东斋坏云衲,更开南粤隐居图。

买山支遁初无费,示疾维摩本不徒。

夜雨龙腥飞别涧,昼烟禽哢落高梧。

斋馀短捉清生麈,坐久柔团暖称蒲。

三乐荣期犹俗物,二毛潘岳信拘儒。

禅林彪虎新眠熟,觉海乌藤旧搅枯。

不学昔人悲唾远,已将兹世脱鱼濡。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檗山确禅师在息老堂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顷来法席如师少,老去生涯似此无”,诗人感叹近年来法席稀少,而自己老去后生活如同禅师般简单宁静,表达了对禅师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直寄天年谩龟鹤,聊收化日到桑榆”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龟鹤”象征长寿,“化日”指余生,“桑榆”比喻晚年,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

颈联“苍环作抱三台壮,缟带明空一水纡”描绘了山环水绕的壮丽景色,以“苍环”、“三台”形容山势雄伟,以“缟带”、“一水”描绘水流清澈,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禅师生活环境的和谐。

尾联“时拂东斋坏云衲,更开南粤隐居图”写出了禅师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宁静,通过“东斋”、“云衲”、“隐居图”等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联继续描绘了禅师生活的细节,如“买山支遁初无费,示疾维摩本不徒”表现了禅师生活的朴素与自在;“夜雨龙腥飞别涧,昼烟禽哢落高梧”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禅师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斋馀短捉清生麈,坐久柔团暖称蒲”描绘了禅师斋后的闲适与内心的平静;“三乐荣期犹俗物,二毛潘岳信拘儒”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与对自身年龄变化的淡然态度;“禅林彪虎新眠熟,觉海乌藤旧搅枯”进一步深化了禅师与自然、内心的和谐关系;“不学昔人悲唾远,已将兹世脱鱼濡”则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释怀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檗山确禅师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与自然美的融合,以及诗人对禅师生活状态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送林锡远帐勾罢官北引二首(其一)

五月角黍江南天,骊驹送客黄金船。

悠悠别思不足道,去去宦情如欲仙。

青萍由来异死铁,绿绮未易论胶弦。

强怀为君歌短什,壮图辄勿轻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林锡远帐勾罢官北引二首(其二)

由来不敌是清才,尚喜相逢契此怀。

直把唯阿平笑语,更将尔汝外形骸。

吾身方愧猿拘槛,君事何疑箭插靫。

天子圣明思急策,试论弊事决阴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招季山还家

萧条门巷未足愧,晼晚岁时胡不归。

绿葵白芋故园老,黄颔赪尾前溪肥。

浮名莫羡风过耳,久客可憎尘满衣。

约君对拥当户榻,聊割一亩秋蟾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早发襄邑

迢迢汴水吞窈冥,白榆多于天上星。

林梢碎漏月痕白,草头冷泣萤腰青。

云霄九重近在目,鹓鹭百翮谁趋庭。

鸡声马蹄正立敌,断送垢褐疲吾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