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祭诗昨夜望春归,忽地春尘傍客飞。

秃尾驴忙怀旧刺,长须奴老授新衣。

经年一笑随蓬转,隔岁无书恨雁稀。

饮罢屠苏不成醉,南云回首独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元日》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描绘了春节时分的景象与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交织的情绪。

首联“祭诗昨夜望春归,忽地春尘傍客飞”以“祭诗”开篇,暗示了诗人对新春的期待与向往。然而,“春尘傍客飞”又带出了一丝现实的落差,春意虽至,但并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仿佛春天的尘埃也伴随着客人而来,既温暖又略显萧瑟。

颔联“秃尾驴忙怀旧刺,长须奴老授新衣”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秃尾驴”和“长须奴”分别象征着旧事物与新事物的交替。驴子在忙碌中怀念过去的标记(可能指传统习俗或旧有的生活方式),而奴仆则在岁月的流逝中学会了新的技艺,代表着社会变迁和个人成长。这一联巧妙地展示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颈联“经年一笑随蓬转,隔岁无书恨雁稀”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情的淡薄。一年的时光匆匆过去,欢笑如同随风飘散的蓬草,难以捕捉;而隔年的信件稀少,大雁的踪迹也显得格外珍贵,隐含了诗人对友情、亲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饮罢屠苏不成醉,南云回首独依依”收束全诗,点明了节日的庆祝活动。屠苏酒是古代春节时的一种饮品,象征着辞旧迎新。然而,诗人饮罢屠苏却未能真正沉醉,可能是因心中思绪万千,难以释怀。最后,诗人独自回望南方的云彩,心中充满了不舍与依恋,形象地描绘了在热闹的节日氛围中,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新年的喜悦与期待,也有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变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静夜

夜气聚帘额,虚廊若有人。

鸦寒惊见月,鹤病畏逢春。

灯暗风窗逼,衣凉雪砚亲。

关心惟药裹,料理苦吟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晓起

房栊敞虚白,晓色上帘帏。

初日寒鸡静,晨风怖鸽飞。

开轩笼絮帽,缓带试春衣。

羡煞南山豹,烟霞老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琉球刀歌为周补之作

岛夷作佩求元金,红炉夜铸东海深。

七宝装成赠华客,一片冰蛟射人白。

携归远自伊奇麻,晶莹照眼生空花。

水光霞彩绚金碧,曾采扶桑十日华。

镰锷空明无锈涩,秋霜秋月争寒色。

枉将切玉炫西湖,不用揽环誇大食。

欢斯开国异姓王,何曾横海勤梯航。

空传赍诏虚隋代,几见挥戈黩汉皇。

洪武以还修贡职,旌头寸铁不加饰。

岁遣银簪耳目官,速香宝扇纷如织。

更遇天朝王会新,金函玉册去来频。

诏书特免归名马,宸翰常闻驻外臣。

输诚从此心逾密,此刀时复充庭实。

敢令虎气匿穷荒,要使龙光护云日。

圣人格远轻神獒,安用吴钩与孟劳。

姑米百年迎使节,昆吾一掷比铅刀。

尧封禹贡原无尽,中外一家通献赠。

人间觅得重摩挲,抚物长钦天子圣。

我从去年游帝京,主人爱刀悬碧罂。

为言雷雨破檐柱,如听铃镮匣里鸣。

昨夜酒酣双耳热,主人示我惊奇绝。

缠身侧润鸊鹈膏,破胆横飞枭獍血。

拔鞘起舞为君歌,苍茫冷雾缠星河。

藏锋可待张华识,试刃聊随贾岛磨。

我闻吕虔旧佩遗王览,貂蝉奕世陪雕辇。

乌衣名望似君家,百炼还期君自勉。

学剑年年嗜远游,惭余漂泊如风鸥。

浮踪拟遍九瀛海,壮志徒存一蒯缑。

乃知利器因人别,郁郁尘埃那可说。

弹铗长歌绕指柔,投刀顾影肝肠结。

灯烬歌残墨未浓,雄心勃勃难销熔。

毛锥自笑书生拙,何似将军夺命龙。

形式: 古风

风夕不寐

鼎沸地炉红,茶香鼻观通。

明灯三尺几,矮屋四围风。

嗜好怜书蠹,支离傍药笼。

客心如落月,终夜照湘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