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片帆西溯大江流,五月南风过岳州。

吴楚寻常多巨浸,东南形胜有斯楼。

百年共老人间世,一代谁先天下忧。

顾我登高尚能赋,不堪重起望乡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童冀所作的《登岳阳楼》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片帆西溯大江流,五月南风过岳州”,以“片帆”与“大江流”构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江面的辽阔与航行的艰难。五月南风的季节特征,增添了诗的季节感,同时也预示着南方的温暖与生机。岳州作为过渡点,既连接了长江的壮丽,也预示了接下来景象的变化。

颔联“吴楚寻常多巨浸,东南形胜有斯楼”,将视角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吴楚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水网密布,常有浩瀚的水域。而岳阳楼作为东南地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场所。这里“形胜”二字,既指地理形势优越,也暗含着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颈联“百年共老人间世,一代谁先天下忧”,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叹于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谁能率先为国家的未来担忧。

尾联“顾我登高尚能赋,不堪重起望乡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虽能赋诗言志,却难以承受再次引发思乡之情的痛苦。这一句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深刻揭示,也是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武昌吴广文二首(其一)

大江东下鄂州城,千里频烦远寄声。

壮志每怜人易老,异乡犹喜月同明。

云萍半世偶相遇,胶漆十年无此情。

闻道归来黄鹤语,五湖曾许白鸥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武昌吴广文二首(其二)

春风舣棹楚王城,曾向萧斋听雨声。

临水忽惊头并白,看山误喜眼犹明。

愁来无复轩裳梦,老去难忘儿女情。

最忆故园春事动,石田茅屋要寻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前韵简衡阳王俊华广文一首

八咏楼前婺女城,一年不听早莺声。

登楼误喜青山在,览镜羞添白发明。

故国春风频入梦,异乡啼鸟最关情。

愁来更忆王文学,何日东归共结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汉阳陈广文

水西门外西州路,犹记津亭折柳枝。

鸿雁一年无尺素,江湖两鬓各秋丝。

三湘地控巴人国,八咏楼连婺女祠。

闻道日来频在告,莫因乡土重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