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

倾欹石片插涟漪,上有萧萧杨柳枝。

藻荇半浮苔半湿,浣纱人去不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时间流转的意味。

首句“倾欹石片插涟漪”,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一块倾斜的石头插入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的情景,既展现了水的流动,也暗示了石头的不稳定性,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感和生命力。

次句“上有萧萧杨柳枝”,将视线从水面转向上方,描绘了杨柳随风摇曳的景象。“萧萧”一词,不仅形容了柳叶在风中轻轻摆动的声音,也赋予了画面一种凄清而悠远的意境,仿佛能听到微风吹过柳梢的声音,感受到季节的更迭。

第三句“藻荇半浮苔半湿”,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藻类和水生植物在水中漂浮,与岸边的苔藓形成对比,展现出水边生态的多样性和生机勃勃。这一句通过“半浮”和“半湿”的细节描写,细腻地表现了水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以及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句“浣纱人去不多时”,将画面的焦点从自然景观转移到了人类活动上。想象中,曾有女子在此洗涤衣物,留下了一段关于生活与劳作的记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痕迹似乎已渐渐淡去,只留下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这句诗通过“浣纱人”的离去,巧妙地引入了时间的概念,使得整个画面不仅停留在眼前的景象,还延伸到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3)

刘瞻(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樱宁居士。生卒年均不详,约金海陵王贞元末前后在世。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进士。大定初,(公元1161年)召为史馆编修。卒于官。郭长倩、王竞等与之交游;党怀英等皆尝从之学。瞻作诗工于野逸,有《樱宁居士集》传世

  • 字:岩老
  • 籍贯:亳州
  • 生卒年:约公元1155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郝吉甫蜗室

草草生涯付短椽,身随到处即安然。

功名角上无多地,风月壶中自一天。

世路久谙甘缩首,曲车才值便流涎。

一生笑我林鸠拙,辛苦营巢二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听雪轩

扶疏窗外竹,岁暮亦可爱。

萧散轩中人,高节凛相对。

清寒入梦境,风雨号万籁。

觉来闻雪落,淅沥珠玑碎。

饥肠出佳句,亹亹入三味。

华堂沸丝竹,此乐付儿辈。

形式: 古风

魏处士野故庄

郊原冷落霜风后,桑柘萧条兵火馀。

试问当时卿与相,几家犹有旧田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七月十五日夜显仁寺东轩对月

野迥云归尽,山高月上迟。

暗萤依露草,惊鹊绕风枝。

素影随波远,新凉与酒宜。

中秋更有味,试为卜归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