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辰翁所作,题为《夏景·林风凉不绝》,描绘了夏日林中清风徐来的宁静与凉爽之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首句“不可居无竹,清风动满林”以“竹”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接着,“长无如夏日,凉不绝予襟”通过对比夏日的炎热与林中清风的凉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凉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这种清凉的珍惜之情。
“安得秋如许,能令午正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期待,希望在炎炎夏日中也能享受到如同秋天般的凉爽与宁静。接下来的“两间何舋舋,三径自深深”两句,运用了空间的对比,强调了林中的幽深与静谧,进一步渲染了夏日林间的宁静之美。
“簟玉翻如水,檐冰语至今”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象,竹席如水般清凉,檐下的冰块仿佛还在诉说着夏日的故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最后,“故人千万里,明月两知心”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千里,心中的情感依然相通,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林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