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中竹叶不胜翠,风过榴花元自红。
门外喧喧正商贾,与君趺坐入真空。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竹林与榴花的自然景观,以及门外市井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对比。首句“雨中竹叶不胜翠”,以“不胜翠”形容雨后竹叶的翠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雨后竹林生机勃勃的景象。次句“风过榴花元自红”,通过“元自红”强调榴花在风中依然鲜艳如初,展现出榴花坚韧不拔的品格。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静谧与繁华并存的意境。
后两句“门外喧喧正商贾,与君趺坐入真空”,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门外是繁忙的市井,而室内则是二人相对,心无旁骛地交流,仿佛进入了心灵的宁静之地。“趺坐”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两人盘腿而坐的姿态,更增添了内心的平和与淡泊。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朱衣象笏肃宾阶,平昔襟怀向我开。
犹恐孤根自摇荡,故传好语梦中来。
瘦骨崚嶒耸碧峰,应缘曾住大明东。
道吾埋没今何处,少室分张昔已空。
殿阁不移秋际影,松篁犹韵晓来风。
为人彻困无人解,借问三生庞德翁。
虎丘山色最宜秋,山下溅溅亦可舟。
北去几年空好梦,东来今日快昏眸。
邦畿正蔼无双誉,杖履仍逢第一流。
邂逅高风许追逐,异时应拟岘山头。
虎据千年一故丘,尔来形胜绝南州。
池清不碍龙收影,台迥犹疑石点头。
白日青天秋更好,幅巾藜杖晓同游。
遥知正拥双旌坐,直上云峰一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