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膝上已无三尺桐,门前更少两株柳。
唯有庭芜似野风,告留且伴东皋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乡村景象。诗人以“膝上已无三尺桐,门前更少两株柳”开篇,通过“三尺桐”和“两株柳”的消失,暗示了环境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唯有庭芜似野风,告留且伴东皋叟”两句,将视线转向庭院中的杂草,它们在野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诗人借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不详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君看我家门外草,欲把烟姿慰吟老。
谁知人静雨馀时,还似村深日斜好。
南城病客方闭门,西郭檄书俄入手。
霜涛洗开醉合眼,清风吹起困低首。
诗阵须知少敢当,吟魔已遁无何有。
可笑将军不用机,示以强兵殆非诱。
诗者为乐章,所以贵声调。
我虽好之笃,子乃得之妙。
子妙既相逢,如何慰病翁。
有时闻数阕,尽日想清风。
一自移船便恐行,城中两夜梦河汀。
武林夫子在船宿,往往将身梦入城。
夫子恋德虽未休,不过送公到扬州。
我遣吟魂无远近,直过潇湘江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