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去何时归,山中春草夕。
莫将白云庐,不及红尘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山中》。诗中以“君去何时归,山中春草夕”开篇,描绘了一幅山中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与对归期的期盼。接着,“莫将白云庐,不及红尘陌”两句,通过对比山中的隐居生活与世俗的尘世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共拟怀人作,先成幼妇篇。
微音知者少,佳句法谁传。
笑此杯中物,从他世上名。
黄金结客尽,谁识济南生。
匕首腰间鸣,萧萧北风起。
平生壮士心,可以照寒水。
三载邢州客,看人道路傍。
风尘君自见,谁爱接舆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