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序.贺秉之授经府

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吏隐中间最妙。

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

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

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

莲幕俊,玉堂老。宴高楼日日笙歌绕。

尘世梦,几人觉。

形式: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梁州序·贺秉之授经府》。诗中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山林的宁静与官场的喧嚣,以及隐居与仕途的选择。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忙碌的反思。

“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宁静与官场的繁忙对立起来,暗示了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特质。接着,“吏隐中间最妙”一句,点明了在官场与隐居之间,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最为美妙。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描述了朝廷对官员的重视与教导,但紧接着的“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教诲不在于官场的权力与地位,而在于能够欣赏自然之美,享受心灵的自由。

“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这里通过比喻,将朝廷中的官员比作鹓鹭(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暗示他们虽然忙碌,但不如诗人所赞美的隐士生活高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官场的某种疏离感。

“莲幕俊,玉堂老”,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场景,用“莲幕”和“玉堂”这样的词汇,既指代了隐居之地的清雅,也暗含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

“宴高楼日日笙歌绕”,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但紧接着的“尘世梦,几人觉”则提醒人们,这样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多少人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以及对真正幸福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与官场、隐逸与仕途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感皇恩

江上漾金波,波光渺渺。

红日初升万方晓,驿前杨柳,尽系金鞍腰袅。

骊歌唱发得,雕梁绕。天上麒麟,人间凤鸟。

万口欢声使君少。此行去也,留作中朝仪表。

甘棠在岁长,青青杪。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谒金门

风拂桂。况直黎明雨霁。旭曈曈,穿睥睨。沙头人语。

彩鹢如飞谁系。空负攀辕留计。但恐此行留作砺。

遗爱碑当制。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好事近

昨夜山头明,月照四郊如昼。

晓来车骑如云,向邮亭分手。

飘飘两袖天风,醉数明春宫柳。

定留金鼎调羹,肯南天回首。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寿姜母八十诗

归迟迟,归迟迟,手中之线忆者谁。

去时衣裳母得知,天孙为织银獬豸。

白昼凛凛感风吹,维南半天见铁面。

有手未便擎卮□,东海滨,秦台畔。

侵星辟高门,旌节来岸岸。

云是滨州太守、从者鱼贯。

饩牵极鲜肥,盏斝亦璀璨。

古来七十既稀有,况益十载于今旦。

鼓坎坎,舞举举,以舞以酒寿如许。

御史持大斧,曰敢遑启处。

太守之官守此土,太守不舞谁代舞。

御史之归奏三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