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织女

桂阳有仙人,姓成名武丁。

胡为堕人世,人惟识其形。

一日语其弟,吾将返青冥。

乃曰此七夕,上天呼群灵。

织女欲渡河,暂诣牵牛星。

诸仙尽还宫,天路罗云軿。

吾亦向祈召,当往不得停。

弟问何时还,答云三千龄。

明日失丁在,恍惚迷所经。

后世凡此节,儿女喧家庭。

纵横具针缕,花果排甘馨。

贪巧但云得,欲寐曾莫宁。

俗尚每怪妄,吾言谁见听。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桂阳有一位仙人,名叫成武丁。
他为何降临人间,人们只认识他的形体。
有一天他对弟弟说,我将返回青冥世界。
他说这是七夕之夜,天上召集众仙灵。
织女想渡过银河,暂且去拜访牵牛星。
众仙都回到宫殿,天上的道路布满云车。
我也祈求召唤,但被阻止不能停留。
弟弟问何时回来,他回答说要等三千岁。
第二天发现丁不见了,人们迷茫不知所踪。
后世每逢这个节日,家家户户孩子欢声笑语。
大家忙于穿针引线,摆设鲜花水果献祭。
只因追求巧妙,连睡觉也心神不宁。
世俗常有误解,我的话又有谁会倾听?

注释

桂阳:地名,古代郡县名。
仙人:神话传说中的超自然人物。
青冥:天空、仙境。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又称乞巧节。
织女:神话中的人物,与牛郎相会的仙女。
牵牛星:二十八宿之一,象征牛郎。
云軿: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坐骑,云车。
祈召:向上天祈求或召唤。
三千龄:极言时间之长,比喻久远。
恍惚:迷糊、不清楚。
儿女:泛指家庭成员,尤其是年轻人。
针缕:细小的线,这里指穿针引线。
甘馨:甜美,形容花果的香气。
贪巧:过分追求技巧或精巧。
欲寐:想要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交汇的奇幻图景,通过对桂阳仙人成武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仙人的形象既神秘又亲切,他的言行不仅引起弟弟的好奇,也让后世的人们津津乐道。

诗中的意境分为三部分:首先,仙人成武丁宣布其返回天界的决定,这一场景设定了整个诗歌的超现实与神秘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七夕牵牛织女传说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强调了仙人的世界与人类世界的不同。

最后一部分,诗人从“明日失丁在,恍惚迷所经”开始,转向对仙人离去后的反思和追忆。通过对后世儿女聚集谈论此事的情景描写,以及针线、花果等生活细节的点缀,诗人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遒劲,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独游

孤亭入阴森,竹径北松坞。

高林动清吹,犹滴前夕雨。

解衣此危坐,左右一不许。

性本不奈杂,况复兹寡侣。

孤怀托寥旷,世虑绝参伍。

幽花为谁笑,独鸟只自语。

身闲得天全,一息了万古。

忽往而忽来,其谁知踽踽。

形式: 古风

秋山

孤峰露苍骨,疏木耸坚干。

高堂挂虚壁,爽气来不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翰]韵

秋日晚晴呈同院

秋风淅淅吹碧虚,白云鳞鳞如卧鱼。

共君今夜赏明月,兴来谁欲骑蟾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秋兴二首(其二)

百虫感秋阴,入夜声更切。

问尔苦何事,到晓啼不歇。

盈庭不可止,蓊秽藏万穴。

会是天使然,相将送凋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