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笼雀

野雀不向山林宿,如何却傍人家屋?

山林怕遭罗网围,人家又恐人驱逐。

饮啄频惊殊不足,辛苦营巢随养育。

昨日雨狂风拔木,人家屋倒巢亦覆。

雄悲雌泣无所施,堕地最苦黄口儿。

黄口羽湿不会飞,啾啾草底啼渴饥。

雄雌啄哺稍觉长,无故又被樊笼羁。

雄雌劬劬绕笼飞,啄哺不异居巢时,但恨不得身相依。

我感此情子细推,人之与物初无违。

安得开笼而纵之?山林朝市俱无疑。

形式: 古风

翻译

野雀不愿在山林栖息,为何却偏爱靠近人家屋檐?
山林害怕被网罗捕获,人类居住处又担心被人驱赶。
它们频繁惊慌觅食还不够,辛劳筑巢只为养育后代。
昨日风雨猛烈,连树木都被拔起,人类房屋倒塌,鸟巢也覆灭。
雄鸟雌鸟悲伤哭泣,小雏鸟落地受苦无处求庇护。
雏鸟羽毛湿透无法飞翔,在草丛中饥饿啼叫。
雏鸟渐渐长大,却无辜被囚禁笼中。
雄雌鸟疲惫地绕笼飞翔,喂食如往常巢中,只是渴望能自由相依。
我深感这情感,人与动物并无本质区别。
如何才能打开笼门,让它们回归山林或城市都无惧。

注释

野雀:指小鸟。
山林:自然环境。
人家:人类居住的地方。
罗网:比喻人类的捕捉工具。
驱逐:赶走。
饮啄:鸟类觅食。
黄口儿:雏鸟。
啾啾:鸟鸣声。
樊笼:笼子。
劬劬:劳累的样子。
朝市: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小鸟在人类社会中的困顿与无奈。野雀原本应栖息于山林,但为了生存,它们却被迫靠近人家屋檐。山林可能被人类的罗网所威胁,而在人家屋内又担心被人驱赶。它们频繁地担忧食物和安全,辛勤筑巢抚育后代。然而,一场风雨过后,连巢带鸟都遭受了毁灭,雏鸟无助地跌落,羽翼未干无法飞翔,只能在草丛中啼哭求食。

成鸟虽然努力喂养,但雏鸟的命运似乎已注定,再次被囚禁于笼中。它们围绕笼子飞旋,尽管还在尽力啄食喂养,但失去了自由的滋味,心中充满了哀伤。诗人王冕通过这一场景,引发了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思,认为人与物并无本质上的冲突,表达了对小鸟被困的同情,并渴望能释放它们回归自然的怀抱。

整首诗以小鸟的遭遇为载体,寓言般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对束缚自由的反思。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月下梅花

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双屐。

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

冲寒不畏朔风吹,乘兴来此江之湄。

繁花满树梅欲放,彷佛罗浮曾见时。

南枝横斜北枝好,北枝看过南枝老。

中有一枝置奇绝,万蕊千葩弄天巧。

老夫见此喜欲颠,载酒大酌梅花仙。

仙人怪我来何晚,一别已是三千年。

醉来仰面卧深雪,梦扶飞琼上天阙。

酒醒起视夜何其,饥乌啼残半江月。

形式: 古风

题申屠子迪篆刻卷

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摹。

自从庖羲得龙马,奇偶变化滋图书。

结绳之政由此毁,科斗鸟迹纷纭起。

后来大小二篆生,周称史籀秦誇李。

只今相去几百年,字体散漫随云烟。

岐阳石鼓土花蚀,峄山之碑野火燃。

纵有秦铭刻岑石,冰消雪剥无踪迹。

书生好学何所窥,每展史编空叹息。

樊山先生东鲁儒,好古博雅耽成癯。

八分小篆纯古法,凿石置之东南隅。

白日光芒争照耀,满城走看嗟神妙。

向来传写何足珍,枣木空遗后人诮。

徐公手摹烽火尘,金陵近刻殊失真。

那知此本意态淳,丞相李斯下笔新。

申屠墨庄有传授,法度森严非苟苟。

岂为后学得所师,万世千秋垂不朽。

形式: 古风

题陈象贤竹素图

君家竹素园,异彼筼筜谷。

插架牙签三万轴,卷藏东观吞天禄。

清风明月时往来,红尘不堕香芸堆。

蝌蚪鸟迹一玉开,怀幽抱密真奇哉。

炙汗不流珠光重,信知龙种皆书种。

黄钟声切凤皇啸,玉杯光焰麒麟动。

十年不下君子堂,灯火夜静声琅琅。

岁寒节操固自常,厌看花柳争春忙。

金谷平泉暗烟雨,兔麦狐葵无定主。

何如竹素园简编?且容与玉振金声千万古。

形式: 古风

题画兰卷兼梅花

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

三闾已矣唤不起,蓩莸萧艾春娉婷。

冷飙吹香散郊坰,山蜂野蝶何营营。

幽人脱略境色外,竟坐不读《离骚》经。

西湖昨夜霜月明,梅花见我殊有情。

逋仙祠前尘土清,老鹤彳亍如人行。

天边缥缈来凤笙,玉壶吴酒颠倒倾。

酒阑兴酣拔剑舞,忽觉海日东方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