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郡三年今秋见白发聊以书事

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

丝缕寒衣上,霜华旧简中。

承明那足厌,车服愧无功。

日日山城守,淹留岩桂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不再担任朝廷要职,早晨照镜子却已见秋意浓。
寒冷的衣物上添了几缕白霜,旧书信里也留下了岁月痕迹。
在承明殿任职尚不满足,惭愧于没有实际功绩。
每日守卫在这偏远的山城,长久停留于岩桂丛中。

注释

二毛:指头发斑白,表示年老。
骑省: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朝廷。
朝镜:早晨的镜子,代指自我审视。
秋风:象征着时光流逝。
丝缕:形容衣物的细小部分。
寒衣:秋冬季节穿的衣物。
霜华:白霜,象征岁月的痕迹。
旧简:旧书信,简指竹简或纸张。
承明:古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那足厌:怎能感到满足。
车服:官位和服饰,代表地位。
无功:没有功劳。
山城:偏远的城镇,可能位于山区。
淹留:长时间停留。
岩桂丛:长有岩桂的树林,可能寓意隐居或清贫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迈白发、感慨身世的意境。开篇“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两句,通过对白发的点描,表现出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哀愁。"丝缕寒衣上,霜华旧简中"则是对诗人生活境况的写照,反映了其清贫与孤寂。

“承明那足厌,车服愧无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仕途不顺、无所成就的自责之情。至于“日日山城守,淹留岩桂丛”,则透露出诗人因任职而久留一地,对美好自然景观虽有所感悟,但更多的是对归乡无望的哀愁。

整首诗语言淡雅,意境沉郁,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仕途坎坷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102)

羊士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 籍贯:泰山(今山东泰安)
  • 生卒年:约762~819

相关古诗词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

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

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

聊持循吏传,早晚囗为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州民有献杏者瑰丽溢目因感花未几聊以成咏

南郭东风赏杏坛,几株芳树昨留欢。

却忆落花飘绮席,忽惊如实满雕盘。

蛾眉半敛千金薄,鷤鴂初鸣百草阑。

志士古来悲节换,美人啼鸟亦长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州民自言巴土冬湿且多阴晦今兹晴朗苦寒霜颇甚故老或异之因示寮吏

雨霜以成岁,看旧感前闻。

爱景随朝日,凝阴积暮云。

囗囗囗囗囗,忘言酒暂醺。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形式: 古风

早春对雨

南馆垂杨早,东风细雨频。

轻寒消玉斝,幽赏滞朱轮。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

含情非迟客,悬榻但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