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炉不出辄终日自嘲

柴门木落叶成堆,十日元无一再开。

书坐藏多为饱祟,诗缘吟苦作穷媒。

儿言山圃当收栗,僧约溪桥共探梅。

堪笑此翁推不动,地炉无火画寒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柴门边落叶堆积如山,十天过去也无人来开启。
书斋里的书籍藏得太多,只为填饱心中的欲望,诗歌创作的艰辛成为贫穷的媒介。
孩子说山上的园子该收获板栗了,和尚相约在溪桥边一起赏梅。
可笑这老翁怎么推也推不动,炉中没有火,只有画中的寒灰在眼前。

注释

柴门:简陋的门。
落叶成堆:落叶堆积如山。
十日:十天。
再开:再次开启。
书坐藏:书斋里的书籍收藏。
饱祟:满足欲望。
诗缘吟苦:诗歌创作的艰辛。
穷媒:贫穷的媒介。
山圃:山上的菜园。
收栗:收获板栗。
僧约:和尚相约。
探梅:赏梅。
此翁:这位老人。
推不动:无法推动。
地炉:地上的炉子。
画寒灰:画中的冷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而志趣高雅的文人形象。首句“柴门木落叶成堆”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朴,落叶堆积,暗示生活的清冷。接下来的“十日元无一再开”则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困顿,连柴门都许久未开,揭示了物质上的匮乏。

“书坐藏多为饱祟,诗缘吟苦作穷媒”两句,通过写藏书之多却只能用来充饥,以及以诗歌创作来排遣贫困,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他将读书视为充实内心的方式,即使生活艰难,也坚持吟咏诗歌。

“儿言山圃当收栗,僧约溪桥共探梅”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和僧侣之间的互动,虽然生活艰辛,但仍有共享收获和共赏冬景的乐趣,展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堪笑此翁推不动,地炉无火画寒灰”以幽默自嘲的方式,描述自己无法推动生活改变,只能在寒冷的冬日里围着无火的地炉,画出寒灰的景象,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解嘲,展现了陆游在困苦中的坚韧与乐观,以及他对知识和艺术的坚守。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放怀亭独立有感

苇丛枯倒蓼花红,小立东湖更向东。

委肉本知居几上,剪翎何恨著笼中。

一筇信脚乾坤迮,百榼浇愁宠辱空。

谁道穷途知旧少,此心念念与天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放翁

拜赐头衔号放翁,家传不坠散人风。

问年已过从心后,遇境但行无事中。

马老岂堪空冀北,鹤飞犹得返辽东。

道傍跌宕烦君看,阅尽时人脸尚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放逐

放逐虽惭处士高,笑谭未减少年豪。

青山随处有三窟,白首今年无二毛。

正得筇枝为老伴,尽将书帙付儿曹。

饮酣自足称名士,安用辛勤读楚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放慵

往者耕仍养,中间仕易农。

屡辞身老病,每荷上矜从。

进愧门三戟,归无亩一钟。

扶持得良药,更放几年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