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学人三十首(其七)

龙亦不在天,龙亦不在渊。

飞潜信有时,神物无一专。

莫为叶公好,头角空自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龙为喻,探讨了事物的本质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龙亦不在天,龙亦不在渊”这一开篇,巧妙地引出了对“飞潜信有时,神物无一专”的思考,即事物的发展变化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有着其内在规律和时机。接着,“莫为叶公好,头角空自悬”一句,借用了典故,警示人们不要仅凭表面现象或偏见去评价事物,而应深入理解其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富含哲理,通过对龙这一形象的运用,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们认知偏差的警醒。诗中蕴含的辩证思想,鼓励读者超越表象,探寻事物内在的真理,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学人三十首(其八)

我从物则奴,物从我则主。

物我本无分,茫茫失所据。

反照识独尊,混然在一处。

虽与物去来,不共物来去。

形式: 古风

示学人三十首(其九)

人生各有病,深浅惟自知。

百草不能至,扁鹊空攒眉。

佛祖入膏肓,此病最难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十)

言亦不可甚,行亦不可极。

行极无馀地,言甚无馀旨。

大人处世间,常留不尽意。

形式: 古风

示学人三十首(其十一)

处安且毋喜,处危且无患。

得失无定形,祸福掌一反。

三复塞翁言,此心常坦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