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叶兰的《东湖十景(其十)芝峤晴云》描绘了一幅山中云雾缭绕、仙气飘飘的景象。诗中的“英英山中云,云深迷远道”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山间云雾弥漫的景象,云层之深仿佛能遮蔽远处的道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接着,“山人入云中,锄云种芝草”则引入了一个隐居山林的修行者形象,他不畏云雾的阻隔,深入云中劳作,种植着传说中的灵芝。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烨烨芝草华,云根岁时好”描述了灵芝在云雾深处生长的景象,它们在云层的滋养下,华美绽放,年复一年地繁茂。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和谐,也寓意着修行者的智慧与德行如同灵芝一般,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愈发珍贵。
最后,“采掇和云飧,疗饥卧云岛”则描绘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他们采集云中的食物,以云为餐,既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他们通过修炼达到的一种超越物质需求的精神境界。在云岛之上休息,既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云雾之美,以及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