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呈沧洲师(其二)

刍牧艰难罪不辞,烟消日出秣陵时。

再生顶踵皆君赐,三黜功名是数奇。

归梦千山惊虎豹,家园八口客耘耔。

国恩未报身焉往,鶗鴂鸣残鬓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曹一士的《即事呈沧洲师(其二)》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感慨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首句“刍牧艰难罪不辞”表达了诗人尽管生活困苦但仍无怨无悔的态度,即使从事艰辛的农耕生涯也在所不惜。次句“烟消日出秣陵时”暗示着新的一天开始,希望在困境中看到转机。

“再生顶踵皆君赐”表达了对恩师的深深感激,认为自己的重生和福祉都源于师长的提携。然而,“三黜功名是数奇”则流露出对自己命运多舛、仕途坎坷的无奈,暗示着自己虽有才能却屡遭贬谪。

“归梦千山惊虎豹”描绘了诗人思乡心切,连梦境中都充满了危险,反映出他对家乡和亲人的牵挂。而“家园八口客耘耔”则进一步强调家庭的负担和在外漂泊的艰辛,八口之家的生计全靠他一人在外支撑。

最后两句“国恩未报身焉往,鶗鴂鸣残鬓欲丝”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报答国家的遗憾,以及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叹。鶗鴂鸟的叫声象征着时光匆匆,诗人决心在余生中继续努力,直到国恩得以报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坚韧,又有对师恩的感激,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挚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8)

曹一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车宜年民部感春诗(其一)

花半阑珊月半规,车轮无恙竞刀锥。

梦中亦觉生三耳,画里焉能斗十眉。

雁到春来翻北向,鹏须海运始南为。

何当载酒横箫去,风雨荒山读断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车宜年民部感春诗(其二)

何须举扇障元规,不对《阴符》滥引锥。

殿角凉风消渴梦,镫前新样入时眉。

少年雅自清狂在,晚节犹堪阔略为。

试问襄阳杜元凯,几番陵谷到残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丙寅除夕

鼎鼎复堂堂,流年亦太忙。

惊心来不已,弹指去何乡。

且喜镫如月,休歌镜有霜。

团圞小儿女,欢笑劝椒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查俭堂主事移居

墙角几叠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烟。

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间气象何萧然。

左桐右竹蹊径别,顿令杖履疑林泉。

平台三面敞虚碧,隔城翠霁浮晴川。

飘风偶送市声远,飞尘不到苔阶前。

主人习静悦幽赏,聿来正值初寒天。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纱卷日晨光妍。

位置家具各得所,依稀风趣思南田。

初白移居富吟咏,佳话传自康熙年。

琳琅继和复今日,玉峰交映增便娟。

三径已迟求仲至,一榻应待徐生眠。

层轩看月树入画,石栏点笔人如仙。

何必山亭与涧户,自无俗状能攀缘。

第五桥边夕阳路,临风载诵《停云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