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法华山天衣寺

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

云生座底铺金地,风起松梢韵宝铃。

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閒持经。

时人不信非凡境,试入玄关一夜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青山如同莲花宝座的屏风,楼阁台榭蜿蜒伸展直入青天。
云雾在脚下铺开金色的地面,松树梢头风起时响起宝铃的和音。
龙喷出的水声连着敲罄的声音,猿猴在月色中悠闲地仿佛在诵读经文。
世人不相信这不是凡间的景象,不妨走进这神秘之门,聆听一夜的宁静。

注释

山:指高大的山峰。
莲宫:比喻佛教寺庙,因佛像常坐莲花座上。
迤逦:形容山脉、建筑等曲折绵延的样子。
青冥:指青天或天空。
云生座底:指云雾缭绕在脚下。
金地:比喻云雾笼罩的地面如金色的仙境。
松梢:松树枝头。
韵:和谐的声音。
宝铃:佛教寺庙中的装饰铃铛。
龙喷水声:可能指瀑布或喷泉的声音。
连击罄:罄是佛教法器,这里形容声音悠扬。
猿啼:猿猴的叫声。
月色:月光下的景色。
閒持经:悠闲地持诵经文,形象化描述。
时人:当时的人们。
非凡境:非同寻常的地方。
试入:尝试进入。
玄关:这里指寺庙的入口。
一夜听:听一夜的声音,体验其意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景象,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世界的向往和赞美。

“山为莲宫作画屏”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山形容为莲花状的宫殿,用以构筑一个非凡的空间。"楼台迤逦插青冥"则描绘了楼台的曲折与延伸,似乎触及天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云生座底铺金地”、“风起松梢韵宝铃”两句,通过云的地理位置和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仙境中的宁静与神秘。这里的"云"和"风"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但在诗人的笔下,却被赋予了超自然的意义。

“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閒持经”两句,通过对龙和猿的描写,再次强化了仙境的意象。龙喷水声,猿啼月色,都是一种超自然的现象,表现出诗人对于神秘世界的向往。

“时人不信非凡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世人无法理解或相信这种非凡仙境的感慨。而最后一句"试入玄关一夜听",则是诗人的邀请,鼓励读者亲自体验和聆听这个超凡世界的声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想象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逃离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普遍情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题酒瓮呈梦得

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

曲糵销愁真得力,光阴催老苦无情。

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

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坊静居新深且幽,忽疑缩地到沧洲。

宅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

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汎渔舟。

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日日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求荣争宠任纷纷,脱弃金貂祗有君。

散员疏去未为贵,小邑陶休何足云。

山色好当晴后见,泉声宜向醉中闻。

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崔常侍济源庄

谷口谁家住,云扃锁竹泉。

主人何处去,萝薜换貂蝉。

籍在金闺内,班排玉扆前。

诚知忆山水,归得是何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