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甬东为客久,心期日自昧。

秋风沧海潮,尚馀桂江泪。

形影怅已老,颇识前人意。

柳子与沈侯,超迈万人外。

终日常戚戚,不知果何是。

我亦负罪臣,视彼才藻愧。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在甬东作客已久,心中的期待日渐模糊。
秋风吹过沧海,潮水涌动,仿佛还残留着桂江的哀伤泪水。
身影已显苍老,深深体会到前人的感慨。
柳子和沈侯,他们的才华超越众人。
每天心中充满忧虑,却不知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我也是有罪之人,看到他们的才情,深感惭愧。

注释

甬东: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东部沿海地区。
心期:内心的期望或愿望。
沧海:形容大海深广,常用来象征广阔的胸怀或无尽的忧思。
桂江泪:借桂江的泪水象征哀愁或离别之情。
形影:指人的身体和影子,这里暗指岁月流逝。
柳子:可能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沈侯:未详,可能是诗中另一位人物,侯爵。
戚戚:忧郁、悲伤的样子。
负罪臣:指内心有罪疚的人。
才藻:才华和文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感怀》,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孤寂与感慨。首句“甬东为客久”直接道出诗人客居甬东的时间之长,暗示了内心的无奈与思乡之情。接着,“心期日自昧”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秋风沧海潮,尚馀桂江泪”通过秋风、沧海和桂江的意象,寓言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仿佛还能感受到过去的泪水未干。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形影已老,深感前人所经历的离别与沧桑。

“柳子与沈侯,超迈万人外”借用了柳宗元和沈约的典故,赞美他们的才华超群,暗含自己与之相比的不足,流露出一种自谦和仰慕之情。

最后两句“终日常戚戚,不知果何是”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困惑,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以及对自己作为“负罪臣”的自我反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定位的挣扎。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感时

千里逋亡蒲柳身,泪痕长短送残春。

望惟书问平安到,乐在儿童读诵频。

桑海恩深变未得,龙蛇躁甚起何因。

即看廊庙申威令,为问勤王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感事

十年三冬时,匮火帘小室。

读书似少疲,坐睡尘两膝。

飞雪封我窗,号风过我壁。

时有可语人,对之亦默默。

当时不知乐,兴言在今夕。

今夕何为者,荒山事行役。

仆驭同饥寒,惝恍若有失。

旅舍既凄凉,台牒更狼藉。

始信柳柳州,幸此南夷谪。

归去亦何难,清时惟所适。

形式: 古风

感事

功名富贵总愁予,南北东西尽畏途。

悔不读书徒语尔,老来悔读少年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感事

人物今朝何寂寞,我思前辈太峥嵘。

仙才难测赵周翰,俗眼聊窥石曼卿。

鸾凤腾辉何处在,圭璋振德是人英。

怪来高论空无验,可是岐公作宰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